比特币算力创新高,矿商格局大洗牌,谁是最大的黑马?

本文要点:

  • 随着算力增加,比特币网络的哈希率迭创新高。
  • 通过矿池份额变化观察比特币算力格局。
  • 公开披露显示,上市矿商产量继续提高。

作者:Greg Cipolaro,NYDIG 全球研究主管

编译:WEEX Exchange

哈希率飙升至新高

比特币的哈希率,一个衡量支持网络的总计算资源猜测新区块解决速度的估计指标,今年大部分时间一直在上升。

考虑到今年的币价上涨,这可能是合理的,因为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更高的价格会刺激哈希率上升。不过,去年币价下跌时,该网络哈希率也有所增长。

虽然单个矿工可以测量自己的哈希率,但我们只能根据比特币设置的当前网络难度以及矿工出块的整体速度来估计总网络哈希率。我们在估计中添加了标准偏差带,以承认区块产出的概率性。 

比特币算力创新高,矿商格局大洗牌,谁是最大的黑马?

比特币哈希率再创新高

矿池份额发生重大变化

矿池聚合矿工的算力,为矿池参与者提供更多的经济确定性。由于找出新区块存在概率性,独立矿工可能需要在寻找新区块上花费很长时间,而大多数矿池,根据其分配结构,可以使矿工收入更加稳定和可预测。 

Foundry USA 是目前比特币网络中最大的矿池。过去一年,其网络算力份额大幅增长,增加了 6.2%。由 ASIC 制造商比特大陆(Bitmain) 运营的蚂蚁矿池(AntPool) 份额增长紧随其后。接下来是 Marathon Digital 运营的 Mara Pool。由 BTC.com 创始人创办的币印矿池 (Poolin) 去年因流动性问题导致暂停支付,份额下滑最大。 

比特币算力创新高,矿商格局大洗牌,谁是最大的黑马?

矿池份额变化

结合矿池份额的变化与网络哈希率的变化,可以对每个矿池的哈希率变化进行三角测量。如下图所示,Foundry、AntPool、F2Pool、Mara Pool 和 ViaBTC 都是网络算力增长的重要贡献者,而 Poolin 是最大的下降者。 

比特币算力创新高,矿商格局大洗牌,谁是最大的黑马?

哈希率变化

上市矿商产量提高

过去两年,多家矿商在美国和加拿大上市,并开始报告月度产量、销售额和持有量。通过观察这些数据,我们或许可以发现一些线索,即哪些上市矿商一直在通过其代理的月度产量增加来提高产能。

并非所有公司都报告了 6 月份的产出数据,因此我们使用 5 月份数据。此外,一些一年前报告数据的公司已经停止了业务,因此我们排除了他们历史上的贡献,以便更好地进行同类比较。虽然不包括整个网络的比特币生产,但该分析覆盖了总产出中越来越大的份额。 

比特币算力创新高,矿商格局大洗牌,谁是最大的黑马?

月度比特币产出变化

结语

如上图表,17 家上市矿商去年 5 月的累计产出为 4,125 BTC,占全网总产出的 15.3%;到了今年 5 月,17 家上市矿商累计产出量增至 6,849 BTC,增幅高达 66%,占全网总产出的比例上升到了 24.5%。WEEX 注意到,去年 4 月彭博社曾报道,当时 21 家上市矿商的算力总和估计约占全网总算力的 25%。一年后看来,仍在运营的 17 家矿商算力总和已经占到全网总算力的 25% 左右,显示矿池市场集中度进一步上升。

比特币算力创新高,矿商格局大洗牌,谁是最大的黑马?

根据彭博社当时的报道,这些上市矿商纷纷计划通过股权融资、债券融资积极扩张,其中大型矿商(至少前 15 名)计划在未来 12 个月内每家扩张超过 1 exahash,许多大型矿商正在建设超过 250MW 的独立矿场,几乎全部在北美运营。而据 WEEX 统计,2022 年至今,美联储雷霆加息 12 次,联邦基金利率目标由 2022 年初的 0-0.25% 一路提升至最新的 5-5.25%,与此同时,BTC 价格则从 2022 年初的 45,000 美元左右跌至目前的 30,000 美元附近,跌幅达 50%左右。在此背景下,去年那些趁着流动性宽松环境大举融资扩张的矿商们的压力恐怕不小,其中一些已经破产,这也为未来币价上涨造成一定压力。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负。转载请注明出处:Metatrend元潮

Like (0)
Previous 2023-07-21
Next 2023-07-25

相关推荐

  • 飒姐团队 | 区块链“后遗症”,你的维权时效还在吗?

    最近,不少币圈老友向飒姐团队求助,希望咱们能够帮助他们拿回早期因各种原因“丢失”的虚拟货币。这样的一类案子,初听下来感觉胜算满满,只觉这事成了。一问细节,却又不禁踌躇,只能耐心和老友们解释为何这事办不了。而这样的一类案子,大多都是因为同一个原因,诉讼时效问题。民法中的诉讼时效一旦经过,对方当事人便能够获得时效抗辩权,尽管法院不能主动向当事人释明,但是有律师代理的当事人往往不会错过时效抗辩权,因此这类民事案件除非双方协商一致达成调解协议,否则多半只能不了了之。 那么,民法的路子走不通,能否通过刑事追诉手段保障权利呢?毕竟如果对方采取了诈骗手段骗取了当事人持有的虚拟货币或是拒不返还虚拟货币等,只要数额足够,在刑法上都有类似的罪名予以制裁。好在这些案子虽然已过诉讼时效,但仍然处于追诉时效的期限内,还能在刑法领域里请求公权力的救济。而这种在刑法领域当事人不得不遵守以至于一旦错过其合理诉求便得不到实现的时效规定,便被称为追诉时效制度。该制度被规定在我国《刑法》第87-89条之中。飒姐团队今日文章便为各位老友简单介绍一下刑法中的时效制度——追诉时效,并就其中的一些简单问题进行讨论。 一、追诉时效的定义 所谓追诉时效制度是指犯罪人实施犯罪后,经过法律规定的时间未被追诉的,司法机关便不再进行追诉的制度。换言之,在犯罪人实施犯罪之后,如果被害人没有在追诉时效内报案,寻求司法机关的帮助,那么司法机关便不会再对该犯罪行为进行追诉,被害人因此就丧失了通过公权力获得救济的权利。因此,对于刑事案件的被害人而言,特别是对于币圈中的财产型犯罪如盗窃、诈骗等罪名的被害人而言,在追诉时效内及时向司法机关报案是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必要条件。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我国的追诉时效制度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 其一,追诉时效的期限及其计算,即法律规定的追诉时效的长短以及计算此期限的方法。追诉时效的具体期限被规定在《刑法》第87条,即“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而期限的计算方法则被规定在《刑法》第89条第一款中,即“追诉期限从犯罪之日起计算;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其二,追诉期限的延长。该制度被规定在《刑法》第88条,即“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其三,追诉期限的中断。这被规定在《刑法》第89条第二款:“在追诉期限以内又犯罪的,前罪追诉的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计算。” 上述三个部分本身规定较为简单,但实践中实际上引发了诸多问题,本文就针对其中最简单的追诉时效的起算点,以及追诉时效的中断的情形为大家进行说明。 二、犯罪之日的确定 当犯罪发生之时,根据其最终造成的结果以及相关的法律规定,确定追诉时效的期限是较为简单的。而追诉时效的起点即犯罪之日,那么何为犯罪之日?关于这个问题解答的本身已经没有多少争议。所谓的犯罪之日,即是犯罪本身成立之日,也就是说,当行为人的行为符合犯罪构成之日就是犯罪之日。这样看来这个问题似乎已经得到了解答,即对于放火罪等不以实害结果发生为必要的犯罪,在实施行为之日即是犯罪之日,而对于那些必须要求实害结果发生的犯罪而言,则在结果发生之日才是犯罪之日。 但是这样的解释逻辑在一些具体的犯罪适用上就可能存在一些问题。以诈骗虚拟货币为例,诈骗罪被认为是一种典型的结果犯,那么结果犯的追诉期限应当从结果发生之日起计算。问题在于如果行为人实施了诈骗行为,但未造成虚拟货币转移的结果,那么该行为人的行为当然构成诈骗罪的未遂,但是从追诉期限上考虑,既然结果没有发生,如何去计算诈骗罪未遂的追诉期限呢?或者说,诈骗罪未遂的追诉期限不为本条所规定故而不受限制?这种理解显然是不合适的。 实际上,这是对犯罪成立之日的误读。已经有学者指出对于前述犯罪之日的理解,有一种通行的错误的理解方式,即认为行为犯的场合下犯罪行为实施之日为犯罪之日,结果犯的场合下,危害结果发生之日为犯罪之日。这种认定方法对于过失犯罪和部分故意犯罪而言并无不妥,但是在故意杀人罪等典型故意犯罪的场合下,这种理解实际上与之前所说的犯罪之日的理解是存在偏颇的。这是因为对于绝大多数故意犯罪而言,其都有既遂、未遂以及预备的犯罪形态,而刑法固然会处置既遂犯,但对于犯罪的未遂和预备也是可能处置的。因此,在故意犯罪未遂的情况下,所谓的结果犯的犯罪之日为结果发生之日的理解就会存在问题。 之所以会出现如此错误,是因为我国刑法理论对所谓的符合犯罪构成的理解存在偏差,并且对所谓的结果犯的理解存在误区。所谓的结果犯,是指犯罪行为必须造成犯罪构成要件所预定的危害结果的犯罪,但是在不具备这种结果的情况下,实际上存在两种处理方式,一种是不作为犯罪处理,如过失犯罪,而另一种则是成立该罪的未遂。诈骗罪的财产损失结果的要求,即是属于后者。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机械地认为,对于结果犯,所谓的犯罪之日即是犯罪结果发生之日的理解当然是存在问题的。 事实上,问题的关键仍在于对所谓的行为符合犯罪构成之日即是犯罪之日的理解上。对于刑法分则中的绝大部分犯罪而言其规定的都是犯罪的既遂状态(少数犯罪不存在未遂或是预备状态),因而当行为符合构成要件时(包括犯罪结果要件),当然就是所谓的犯罪之日。但是这是完备的构成要件,有些犯罪的成立并不以行为完全充足构成要件为必要,而是以结合刑法总则关于既遂未遂及预备的规定后,以修正的构成要件为自身的犯罪构成,受处罚的犯罪未遂形态和犯罪预备形态即是如此。此时即便没有出现分则中规定的犯罪结果,其行为本身仍然已经成立犯罪,因此在其充足修正的构成要件之日即应视为是犯罪之日。 所以,所谓的犯罪之日即行为符合犯罪构成之日,应当指的是行为符合构成要件(包括修正的构成要件)并成立犯罪之日,因而在刑法只规定处罚既遂的情况下,行为符合分则所规定的既遂的构成要件之日为犯罪之日,而在刑法也规定处罚预备或是未遂的情形下,则行为符合适用于犯罪预备或是未遂的修正的构成要件之日即是犯罪之日。当然需要注意的是,在后者的场合下,一旦既遂条件出现,应当将既遂之日视为犯罪之日,而不再将原本未遂时确定的犯罪之日继续视作犯罪之日。如此理解才能更加合理地确定犯罪之日。 三、追诉时效的中断 追诉期限的中断,是行为人在追诉期限内又犯新罪,故而从新罪的时刻起重新计算旧罪的追诉期限的制度。 在前后犯数罪的情况下,根据法条的解释似乎不应当存在疑问,亦即在前罪的追诉期限内,又犯后罪的,前后罪的追诉期限都从后罪成立之日起算。但是若存在前后三个罪,后罪都在前罪的追诉期限内的话,是否意味着前两个罪的追诉期限都应当从后罪即第三个罪的成立之日重新起算?对此,有学者认为对此项规定应当作如下理解:“犯罪人第二罪成立时,则第一罪、第二罪的追诉时效期限都从第二罪成立时开始计算;犯第三罪时,第一罪的追诉时效期限…

    2022-07-27
    40.3K
  • Web3潮涌香江,以太坊破今年历史新高

    近日,香港在Web3领域的动作十分频繁,一方面是数码港的产业支持,另一方面是政策法规的倾向。这也使得不少Web3项目纷纷涌入香港,大有一种“东升西降”的趋势所在。彼时,伴随着以太坊上海升级的成功落地,以太坊也价格也节节攀升,打破了今年的历史高位。市场的热情与香港政策联动下,未来香港Web3,将走向何方,作为加密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交易所的机会又将在哪里?

    2023-04-18 Web3
    8.4K
  • 下半年加密市场潜在热点:现货ETF、DePIN、RWA、LSD、Restaking、ZkSync、模块化区块链

    接下来,zkSync有望向早期生态参与者进行空投。

    2023-07-20
    1.0K
  • a16z:如何用一场魔术表演来理解零知识证明

    原文:a16z 原文作者 :Michael Blau 编译 :Odaily 星球日报 Azuma 编者按:作为 Crypto 在扩容、隐私等多个方向上发展的“秘籍宝典”,零知识证明(zero-knowledge proofs,简称 ZKPs)被业界寄予了了极高的期许。然而,由于针对该概念的解释性内容大多面向于具有一定计算机科学或密码学基础的人群,所以对于多数普通用户而言,想要彻底理解该概念本身仍具有一定的障碍。 9 月 8 日,a16z 合伙人 Michael Blau 发布了关于零知识证明的科普性文章。文章巧妙了避开了零知识证明概念本身较为抽象的数学思辨部分,而是利用魔术表演来将 ZKP 的效用具象地展现了出来。  以下为 Odaily 星球日报就 Michael Blau 的原文内容(第一人称口吻)所做的编译,出于阅读流畅度考虑,存在一定删改。 《 2001 太空漫游》的作者克拉克说过:“任何足够先进的科技,都与魔法无异。” 零知识证明就是那些如同魔法般的科技中的一个,它其实是一个密码学概念,可用来解决 Web3 中的两项重大难题——扩容和隐私。 从效用来看,采用零知识证明有助于降低链上交易费用,设计全新的隐私保护型 App,从而推动 Crypto 传播至十亿级别的用户。抛开 Crypto 不提,ZKP 也有潜力被应用于安全传输敏感数据,进而帮助打击非法金融系统或对抗泛滥的诈骗信息。 但零知识证明究竟是什么呢?对于少部分研究员、开发者而言,网络上可以找到很多详尽的解释,但这些内容并不面向计算机科学或秘密学经验较少的普通用户。尽管部分先驱也写过一些类比型的科普文章,但截至今日,想要找到一个精辟、通俗的零知识证明相关解释,进而帮助普通人准确地把握其魔力,仍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所以在接下来这篇文章中,我结合了我在 Crypto 和魔术行业的背景来探索一个全新的类比——把零知识证明想象成一场伟大的魔术。  首先,还有要有些基础知识 我会先行分享关于零知识证明(特别是其经典算法 zk-SNARK)的“高级”定义,以及它的主要特性,然后再将这些“部件”一一对应至一场魔术之中。 a16z 的研究合伙人 Justin Thaler 针对 zk-SNARK 给出的定义是:“zk-SNARK 允许某人(证明者)向其不信任的另一个人(验证者)证明他知道一些数据,而无需透露任何关于数据本身的信息。” 麻省理工学院的课程则是这么定义的:“零知识协议允许我向你证明我知道一个事实,而不需要告诉你事实本身。” 这在区块链的叙事下有着非常大的应用价值,因为: (对应隐私)零知识证明可以在保护私人信息的同时允许他人验证信息的真实性。 (对应扩容)零知识证明可以“简化”并“节省”工作量。“简化”意味着“证明”的大小要比所证明的“数据”本身更小要;“节省”则意味着验证者检验“证明”的效率要比分析原始“数据”本身更高。在以太坊上,这意味着智能合约处理的数据将会更少,因此用户的 gas 成本会更低,Layer2 也可以利用这些特性,允许 Dapps 以更低的成本处理更多的数据。 总之,零知识证明具有两个主要特性: 一是隐私性:你正在证明的“数据”(或“事实”,或“知识”)不会被透露给验证者。 二是可扩展性:检验“证明”比直接分析原始“数据”效率更高。 这便是零知识证明的经典解释了,但听起来仍像是在打谜语 —— 一个人如何才能在不分享信息的情况下证明自己知道这件事呢? 让我们重新看一遍这个定义,但这一次,我们要变一场魔术。 魔术本身就是零知识证明 简单来说,在一场魔术表演中,“魔术”本身就是零知识证明。为了完成一场魔术,“魔术师”需要掌握背后的“秘密”,只有知道这个秘密他们才可以进行表演,但他们肯定不想把这个秘密透露给“观众” —— 这显然会破坏魔术的效果。 Odaily 星球日报注:注意这里用引号圈出了四个角色。 “秘密”对应原始“数据”; “魔术”对应“证明”; “魔术师”对应“证明者”; “观众”对应“验证者”。 接下来,我们将把上一段落中关于零知识证明的“高级”定义带入到这场魔术之中,想象魔术师为“证明者”,观众为“验证者”。 魔术表演则是“证明者”向“验证者”进行证明的过程。如果演出成功了,即相当于证明有效,观众也可以确认魔术师一定了解背后的秘密;如果演出失败了,则意味着证明无效,观众在失望之余也会意识到魔术师可能并不知晓相关技巧。 显然,魔术很清楚地展现了零知识证明的隐私性,因为观众始终未被告知背后的秘密究竟是什么。那么可扩展性呢?让我们继续回到这个比喻中… 观众若想要知道魔术师是否掌握了秘密(“证明者”是否了解原始“数据”),完全可以跳过正常表演,只要求魔术师分享背后的秘密本身。然而,魔术的技巧一般都相当复杂、繁琐,观众很难在较短的时间理解这些技巧的设计机制及实现效果,更不要提完全掌握了,甚至于魔术师完全可以提供一个错误的技巧,观众也很难分辨其真伪。因此,想要通过剖析秘密本身来完成证明,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和较大的工作量。 这就好比直接分析原始“数据”更费时费事一样,检验“证明”效率会更高,其背后所显现的正是零知识证明的可扩展性。 用纸牌来举例 举个简单的例子,假设我吹牛说我拥有“反向洗牌”的技能,可以把一副混乱的扑克牌洗出我想要的效果。那么我该如何向你证明呢? 最高效的方式就是我直接给你洗出一副具有一定规律的牌出来,你看到这副牌之时就可以确认我确实具备这个技能,这既不要求我向你分享技巧,也比你自己慢慢去学要来得更快。 总而言之,我希望这个类比有助于揭开零知识证明的神秘面纱,关于“魔术”“秘密”“魔术师”“观众”的这套解释可以作为理解零知识证明主要特性的有效模型,帮助更多的普通用户接触这一概念。 再次强调,魔术本质上就是零知识证明,而零知识证明则与魔法无异。

    2023-09-11
    173
  • 孙宇晨卸任火必CEO,CZ出资百亿能否拯救行业

    都知道孙宇晨收购火必后进行了人员大换血。李林时代把权力给到了CEO朱桦,但是随着孙宇晨收购火币而离开,朱桦在的时候可以说是权力之争盛行。朱桦上位之后,开始整顿火币,开除了一批火币的中流砥柱。 可是在整顿完以后,火币的混乱局面并没有多少改变,更是出现了以权谋私的情况,上币存在大量老鼠仓,让火币的口碑每况愈下。 究其根本原因还是利益关系的错综复杂导致的,新CEO也是打造自己的圈子来稳固地位,但是业务开展却是没有太多进展,这就造成了拉帮结派,把公司利益当做自己的利益,这也是大多数公司的情况。 所以孙宇晨上来以后,本身需要出海,辞退了大部分人员,李林时代的大部分员工离职了,也是担心监管影响自身。 而一些留下的自然而然成为了晋升的那些人,而这次上任的火必新CEO就是这么一位,此人之前是跟随朱桦的COOROCKY赵,朱桦一手提拔起来的,这次也算是暗渡陈仓吧。 送走了上任主子,自己得以上位,是不是很像宫斗,我嘴上说着离职,其实已经跟新主人搭上关系了。 有了新CEO,这也得给用户个新身份,不然大陆市场怎么打开,正所谓艺高人胆大,孙割直接给大陆用户谋取了个多米尼克身份。等于彻底对大陆用户敞开了大门,现在注册直接就是可以大陆用户认证,一切畅通无阻。 不得不说孙宇晨还是有办法呀,这些小岛国完全被孙宇晨掌控,这地位无敌了,现在也不难理解这WTO大使身份是怎么获取了,绝对的钞能力。 所以现在活跃在西方区块链行业的华人面孔就是孙宇晨和CZ了,算是东方加密势力的代表,未来这两个会在行业影响力越来越大。 特别是CZ,经历FTX破产之后名声大噪,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一条推特就能左右整个行情,更是成为行业垄断者。 没错,现在行业的大佬只有CZ一个人了,不得不说这太骚气了,CZ一人垄断了整个行业。 而现在CZ更要一个人拯救整个行业,CZ拿出10亿美金成立行业复苏基金。 就是我看了下这10亿美金的复苏基本构成,有点像SBF抵押贷款,抵押的都是自己发行的代币FTT。10亿美金资金主要由BNB构成,其中BNB占了几乎一半,大约是3.67亿美元,而剩余的BUSD占了32%,大约是3亿美元,其中的BTC最少,约为2.7亿美元。 也就是说,这波资金的资产总值要根据BNB来产生较大波动,如果CZ像SBF一样玩老鼠仓,那么这笔行业资金就是挂虚头,这笔资金的流动和价值全靠CZ的心情存在。 自从CZ吹哨FTX以后,俨然一副吹哨人,行业救世主的形象存在,质疑这个质疑那个。最后质疑到灰度和coinbase身上了,灰度基金作为一只加密基金,就像前面说的是不存在这类问题。 这是要把Coinbase也干倒的节奏,先是FTX,那是FTX自己作的挪用用户资产,确实不应该。但是Coinbase作为一家上市公司,对于财务的审核是特别严格的,质疑Coinbase存款余额不足60万。 CZ这是当吹哨人有点上瘾了,再把Coinbase干倒那就宇宙无敌了。 但是这次好像吃了闭门羹,Coinbase的CEO也出来回应,这个时候CZ赶紧出来澄清,删除了推文,跟没事人一样。 难道真的可以就这么没有依据的去吹哨吗?事后发一句“Let’s work together to improve transparency in the industry”!这太可怕了吧,制造恐慌这么容易,散户怎么办?这就没事了吗?散户损失算谁的? 真的是应了那句话,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Coinbase的CEO和官方账号先后出来辟谣,还提供了持有200万枚比特币的证据,这才让CZ闭嘴,不然这次Coinbase又危险了。 打着替天行道之事,做的确实打击竞争对手的事,这不是商业行为,这有点下作了。行业需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而不是一家独大垄断行业,散户的选择性没了,行业就成为了一潭死水,对行业不是好事。 如果真的像拯救币圈,复苏行业,应该多为行业发生,多想下自己的用户,不是反复的摩擦收割韭菜,韭菜也需要休养生息。 经历了LUNA爆雷、三箭破产、FTX破产这一系列的打击,多少人倾家荡产,这不是天灾这是人祸。

    2022-11-28
    31.1K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