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inVoice:ICP的技术实力和它受到的关注度不成比例,为什么会这样?
Herbert:的确,这是一个困扰了IC社区很久的问题。ICP的白皮书和过去两年主网上线后随着路线图功能逐步落地展露的超强技术实力跟它在媒体和投资人圈子里获得的关注度不成比例,投资人很少公开地谈到ICP,这对我们发展开发者生态是个不小的挑战。我觉得有三个原因:
第一是很多资本方已经重度押宝泛以太坊生态,而ICP技术是如此超前行业,她的存在对很多其他技术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他们希望跟上ICP的研发进度。譬如行业里让大家碎碎念的sharding,在ICP主网两年前上线的时候就已经解决了,我们称作“子网”(Subnet),后来有些同行业也把名词从sharding改为子网。
现在ICP上有36个子网,在横向扩容方面没有限制。如果网络需要更多的算力和存储资源,就设立更多的子网。同一个子网内的智能合约,跨越不同子网之间的智能合约,都可以以actor模式互相通信。有的做数据存储的公链,几个月前宣布智能合约终于上线了-ICP两年前主网上线时就有了完整的智能合约,而且功能远超以太坊。
ICP的技术跟传统区块链的区别太大了,她其实更像一个去中心化的AWS,她的功能远远超越了传统一个L1公链的范畴。传统公链基本活在以太坊的叙事里,仅仅提供分布式的账本,然后大家心照不宣地默默地把数据和节点放在AWS上,对外宣传的时候把Web3的姿态拉满-虽然从数据主权到社区自治,无不依赖中心化的服务和具备root权限的管理员。
而ICP除了账本,还可以提供去中心化的算力和数据存储,从互联网最底层的协议层面彻底改写了互联网的基础设施。对于很多区块链的OG来说,理解这一点其实是颇有认知障碍的,而且,这意味着大家得推翻自己原有的投资策略,需要很多勇气。
承认ICP的技术优越性将不可避免地得出一个结论,就是行业里大部分的公链其实提供的价值很有限,大多数在做以太坊L1的修补工作,最后难免成为资本游戏的一个速跑版。
第二是ICP的技术过于独特,提出了很多跟以太坊非常不一样的技术概念,对开发者和行业分析师来说,如果没有Web2领域对云计算一整套的深刻理解,仅仅只是知道Solidity合约的话,实际是无法理解ICP的巨大威力的,甚至无法理解ICP的智能合约为什么被称作”容器“-而这个名字对云计算行业的开发者来说就很容易理解-容器就是一个轻量级的docker。ICP的智能合约,其实更偏向于是一种actor程序。这种影响就是很多行业分析公司,不管是Messari还是DeFi Llama,因为看不懂ICP而自动把ICP的统计数据排除在外,这非常影响ICP技术的传播。
譬如,DeFi Llama在计算各大公链的TVL时候,仅仅只是统计了IC生态里的一家DEX Sonic的百万美元级别的TVL。可是,在ICP公链的NNS(Network Nervous System,or网络神经系统)上,质押了14亿美元的资产。这部分资产,足以使ICP位列TVL最高的几家公链生态之一。
ICP上的节点没有质押ICP挖矿的概念,所以很多统计公司就不把NNS上的资产纳入到行业数据里,这对ICP是非常不公平的。那为什么ICP上没有挖矿的概念呢?
因为ICP节点的准入机制既不是耗费能源的PoW(BTC),也不是高度中心化资金高度集中的PoS(ETH 2.0),而是PoUW-Proof of Useful Work,也就是说,ICP网络通过NNS这个高度智能和自动化的DAO来根据节点提供的算力资源来支付节点。
这是一个云计算服务的概念,在互联网和整个科技行业在过去的十五年已经是从政府到企业用户都认可的资源分配方式,但恰恰跟区块链行业熟悉的资本盘概念格格不入。
第三是DFINITY基金会自身也在市场推广的策略上做过各种尝试,试过各种路线和定位。这也的确给开发者社区和投资人群体造成了不小的迷惑。我们是一个不大的团队,全球不到三百人,主要员工完全以技术研发背景为主,而我们要做的事情在撬动整个互联网最底层的基础设施和前提条件,不光在颠覆区块链,还在颠覆中心化的云计算行业。我们在走一条从来没人人走过的路,我们也不知道这个剧本怎么去演绎,这个剧本从来就不存在,所以,也请大家谅解我们的青涩和天真。
我从GE Capital时代到AWS时代,经历了Web1到Web2的各大潮流和风口,我从来没有见过一个比ICP更为激动人心的愿景和如此野心勃勃的项目。它的尴尬和偶然的不知所措,我觉得都是可以理解的。它收到如此经常性的攻击,嘲讽和忽略,放眼过去三十年,也并非没有先例。
乔布斯1997年重返苹果,和马斯克在2008年推出第一代特斯拉跑车,都跟现在ICP处于的情景有很多类似地方。三家公司(ICP不是公司而是一个生态,但我们姑且这么称呼,方便比较)都显得非常离经叛道,完全背离当时行业主流叙事。
具体地说,第一,都是坚定地走一站式垂直整合的路线(全栈式技术),而当时行业都是走横向联合互相兼容的风范(各种跨链多链);
第二,做出的第一代产品都是面对小众,但是都是最硬核,最有情怀的小众客户;
第三,企业风格都偏向内敛或者保守,跟行业其他从业者颇为不同。领导人的风格也令人侧目,相当地特立独行。当然,最大的共同点,则是前两家公司都彻底颠覆了整个行业,掀起了波澜壮阔的创新革命,至今方兴未艾。这也是DFINITY基金会和ICP生态的使命。
我坚信,有价值的技术自然会找到同道中人。随着AI的崛起,如何将最强大的机器推理和数据收集部署在一个真正的去中心化平台,利用去中心化DAO的方式来管理,实现用户真正的数据主权,很可能是未来十年二十年的主流叙事。在这一场科技革命中,整个互联网科技行业最去中心化的基础设施协议ICP将会承担重要的角色,起到几乎无可替代的作用。谢谢大家的关注。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负。转载请注明出处:Metatrend元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