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米OV纷纷入局新能源汽车市场,手机是切入口?

文 | 太平洋科技

2019年4月,华为轮值董事长徐志军在“第五届国际汽车关键技术论坛”上表示,华为不造车,将聚焦ICT(信息与通信)技术,帮助车企造好车。也就是在那时,华为正式进军汽车行业。

2019年9月,OPPO正式成立车机互融业务。2020年4月,OPPO推出了一款与BYD合作的NFC车钥匙,以此作为起点,逐步明确车机互融的生态搭建。

2020年9月,vivo正式宣布与百度达成CarLife+合作,共同打造全场景的智能车载解决方案。

2021年3月,小米宣布正式进军智能电动汽车领域。雷军表示,小米的下一阶段将为造车做准备。

2022年11月,魅族发布了旗下首款车机系统FlymeAuto,并于2023年12月宣布造车。

我们可以看到,从2019年开始,手机厂商们就已经陆续进入汽车市场,最早的是华为和OPPO,vivo、小米、魅族紧随其后。那么问题来了,手机厂商们不好好做手机,为何非要跑去造车或者推出车机系统?是因为智能手机已经卷到头了?

智慧出行,一块不可或缺的生态拼图

其实不然,手机依旧是手机厂商的主营业务之一。手机厂商之所以要进军新能源汽车行业,是因为车机刚好是他们搭建生态的一块拼图。如果少了这块拼图,那么就无法形成完美的生态闭环。

顾名思义,车机对应的是智慧出行。而智慧出行指的是通过数字技术,实现交通出行效率、安全、便捷和环保化的全新交通模式。智慧出行的特点在于智能化、共享化、服务化和绿色化。

众所周知,传统车企在车机系统这块一直都是软肋,复杂的交互界面,繁琐的操作,似乎是想向用户传达一条信息「能不用,最好别用」。

讲到交互,可以说是手机厂商的拿手绝活。苹果作为「人机交互的王者」,2013年就已经宣布进军汽车领域,推出了iOS in the Car计划,并于2014年更名为CarPlay。

从某种层面上来讲,CarPlay算是车机智能化的开山鼻祖,是苹果将做手机的思路带到了车机上,同时也为后来的智能车机确立了基本的发展方向。

不过,由于内外因素,CarPlay最终被时代所抛弃。此时,车机智能化的主导权,已经从苹果手中转交给了国产手机厂商。

以华为为例,2019年3月,在HiLink生态大会上,华为正式提出“1+8+N”的战略架构生态蓝图。一代表手机,它既是核心,也是连接其他设备的入口;8代表PC、平板、车机、耳机、手表、TV、音响,N代表其他终端设备,涵盖移动办公、智能家居、运动健康、影音娱乐、智慧出行五大场景。

2019年8月,华为在HDC大会上正式发布了人-车-家全场景智慧互联解决方案——HiCar。

华为只做了两件事,在软件层面,华为将手机应用和服务接入HiCar Kit,允许应用与汽车共享数据和设备资源;在硬件层面,华为面向车企推出了HiCar SDK,方便汽车硬件可以直接接入华为HiCar。这样一来,手机就可以无缝连接到车机系统,方便用户在车机上使用部分手机APP,例如地图、电话等。

华米OV纷纷入局新能源汽车市场,手机是切入口?

2021年12月,华为携手塞力斯共同发布了全新高端智能电车品牌AITO,与此同时,搭载鸿蒙OS智能座舱和HUAWEIDriveONE纯电驱增程平台的问界M5也随之发布。

需要注意的是,华为真正的车机系统是鸿蒙OS,而前面提到华为HiCar只是人-车-家全场景智慧互联解决方案。两者的本质区别在于鸿蒙OS是预装在汽车的,而HiCar必须使用华为手机连接兼容HiCar的汽车,才可以将手机部分应用和功能投射到汽车的车载系统。

与华为HiCar类似,vivo在2021年5月推出了车机互联方案——智能车载1.0,可以通过亿连、百度CarLife等协议,将手机部分APP和功能投摄到传统车机上。

2023年11月,在VDC IoT开放生态大会上,vivo正式提出围绕智慧出行、智慧办公、智能家居、运动健康、影音娱乐五大场景的1+X+N战略。vivo表示“不造车,只做连接”。

当vivo部署手车互融开放的方案时,OPPO也在发力车联软件。2021年11月,OPPO发布了首个车机协同软件——Car+车联。

如果说前三家都只是提供手车互联解决方案或车机,那么小米就是真的造车。不得不佩服,小米造车的决心,从小米SU7到澎湃OS车机(2023年12月)再到车机互联应用CarWith(2022年5月),以及自建造车厂,每一个环节都是小米亲自操刀。

魅族可以说是所有手机厂商中最晚入局新能源汽车的。被传统车企吉利收购后,魅族获得了庞大的资金支持,手机已经不再是魅族的主营业务,车机和造车才是。

2023年3月,魅族发布了首款车载系统Flyme Auto。同年11月,魅族对外宣布将在2024年第一季度开启DreamCar共创计划,致力于打造出专属的MEIZU DreamCar MX。

由此不难看出,各家手机厂商入局汽车行业,都是为了补全自家生态智慧出行这块空白,而手机则是万物互联的起点。不同手机厂商所选择的道理也各不相同,比如小米选择亲自下海造车,华为负责提供汽车智能化完整的解决方案,OV押注手车互联软件,而魅族背靠传统车企吉利,拥有两重身份,为吉利汽车提供智能化车机的供应商,以及依附于吉利实现魅族自己的造车梦。

高阶智驾,与AI技术密不可分

想要将传统汽车智能化,势必少不了AI技术的支持。手机厂商自研车机系统,不单单只是为了抢占市场,更多的是对AI技术的探索,以及AI技术应用于车机后,能够为用户带来怎样的智能化功能。

华米OV纷纷入局新能源汽车市场,手机是切入口?

举个例子,华为鸿蒙OS车机的高阶智驾有三个版本:ADS 2.0基础包(主动安全辅助、自适应巡航辅助。360度全景环视),ADS2.0进阶包(包含基础包所有功能,外加高速车道巡航辅助、高速智驾领航辅助、城区车道巡航辅助、智能泊车辅助以及遥控泊车辅助)和ADS 2.0高级包(包含进阶包所有功能,再加上城区智驾领航辅助、城区车道巡航辅助增强和代客泊车辅助)。

从套餐分级不难看出,基础版的华为ADS 2.0是不具备AI干预辅助驾驶的;进阶版可在高速公路开启AI辅助驾驶功能;最高版本则是可以在城区和高速上开启不依赖高精地图的AI辅助驾驶功能。

想要实现这些功能,华为提供的方案是在汽车上安装27个感知元件,具体包括12个超声波雷达、9颗侧视/环绕/后视摄像头、两个高感知800万像素前视摄像头、3个毫米波雷达,以及一个远距高精度激光雷达。此外,汽车内预装的鸿蒙OS车机系统还内嵌了AI框架和算法。

值得一提的是,凡是搭载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的汽车,都可以通过后续OTA系统升级的形式,让AI变得越来越聪明,即使在复杂路况,人工干预AI辅助驾驶的频率也会越来越少。

没有AI加持的苹果CarPlay,自然也就不具备高阶智驾相关功能,刚好与高阶智驾版华为鸿蒙OS形成鲜明对比,这也是为何苹果CarPlay会被时代淘汰的原因之一。

赚钱渠道,多多益善

从商业角度来看,手机厂商入局汽车行业,自然也是为了进一步抢占新能源市场,扩充下自家营收模式的渠道。

此前,一名赛力斯的内部员工表示,在智选车模式下,华为与厂家的分成大概是1:9。如果按照售价29.48万的问界M5四驱性能版作为参考标准,华为大概可以分到近3万元,其中20%是技术授权费用,剩下的是销售费用、场地投入、人员培训、售前售后、门店建设等。

根据AITO发布的财报,2023全年问界共交付9.4万辆,如果每卖出一辆问界,华为可获利3万,那么华为在2023年汽车部分的营收将达到28.2亿元。

作为对比,华为Mate 60 Pro在2023全年的销量为300万台。此前,有外媒对华为Mate 60 Pro进行了成本分析,其零部件总成本为422美元(约合人民币3100元)。

如果减去硬件成本,不考虑其他推广、研发、售后等费用,那么一台Mate 60 Pro的利润大概为3899元,Mate 60 Pro在2023年的总营收将达到116.97亿元。

经对比发现,华为在不造车,只提供汽车智能化解决方案的条件下,每卖出一辆问界,其利润相当于10台Mate 60 Pro。由此可见,汽车的利润还是很高的,远大于手机的利润。

当然,这只是华为与车企合作的一种模式,还有另外两种模式分别为HI模式和零部件供应模式,前者是向车企提供整套硬件、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后者是向车企提供电驱、摄像头等硬件,以及软件相关的解决方案,但大部分是用户感知不到,不涉及华为品牌推广。华为与车企合作的三种模式加在一起,每年的利润远不止上面提到了28.2亿元。

而小米和魅族选择造车,每台汽车的利润可能比华为更高。以特斯拉为例,根据官方财报,特斯拉2023全年净利润为150亿美金(约合人民币1076亿元),总营收967.7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971亿元),2023全年交付为181万辆,经过粗略估算,每辆特斯拉的净利润大概为6万元。

我们都知道,现在全球经济下行,智能手机市场逐年下滑,为了尽可能减少对手机业务的依赖,手机厂商们也要寻找新的突破口。而新能源汽车刚好处于风口,再加上其利润丰厚,所以,手机厂商们自然也想从中分一杯羹。

铤而走险,逆境成长

一开始,手机厂商在智能电车市场的表现并不好,甚至可以说很差。因为手机厂商在前期需要走很多弯路,比如车辆难交付、品控不达标、产能跟不上、高阶智驾不好用等。不过,现在看来,手机厂商已经进入了智能电车的发展中期,成功挺过了开荒期。

问界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此前,据国内媒体报道,问界在2023年第一季度的交付量,甚至不及2022年一个月的销量,但是随着华为高阶智驾ADS 2.0的上线,不依赖高精地图,全国可用的城市NOA,以及代客泊车等功能,又将问界的销量给拉了上去。

与小米不同,华为不造车,只做传统车企汽车智能化解决方案的供应商,明显风险要比小米更低,如果一个赛力斯扶不起来,还有奇瑞智界、北汽极狐等,华为可以将风险尽可能控制在最低。

而小米亲自下场造车,对于手机厂商来说,需要面临很大挑战,再加上国内汽车行业竞争也非常激烈,不亚于智能手机市场。小米现在的处境,不仅要提防传统车企偷家,还要时刻注意其他手机厂商的动向。所以,小米能否在这场激斗中生存下来,就看即将上线的小米SU7有多少竞争力了。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负。转载请注明出处:Metatrend元潮

(0)
上一篇 2024-03-15
下一篇 2024-03-15

相关推荐

  • 49152个GPU!Meta最新算力集群曝光,扎克伯格:算力,算力,还是Meta的算力

    相信你或多或少对GPT有一定的了解,但我赌你没听说过bGPT。bGPT的意思是byte GPT,即字节GPT。 图片来源:由无界AI生成 Meta 近日披露了两个新的 GPU 集群,将用于训练下一代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包括即将推出的 Llama 3,以及 GenAI 和其他领域的人工智能研究与开发。新的集群在硬件、网络、存储、设计、性能和软件等方面进行了定制优化。 Meta 公布的两个 GPU 集群 GPU 总共拥有 49152 个GPU,每个集群都装配了H100 GPU,而 Meta 此前 AI 研究超级集群 (RSC) GPU 集群约有 16000 个 A100 GPU 。RSC 在 Llama 和 Llama 2 的开发以及计算机视觉、NLP、语音识别、图像生成、编程等人工智能模型的开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PyTorch 创始人,Meta 工程师 Soumith Chintala 在 X 上分享了关于 Llama 3 的一些细节:使用了 RoCEv2 网络,基于T ectonic/Hammerspace 的 NFS/FUSE 网络存储,标准版本的 PyTorch,带有一些补丁的 NCCL:补丁和交换机优化使集群具有相当高的网络带宽实现,各种调试和队列监控工具,例如 NCCL 异步调试、内存行重新映射检测等。 Meta 表示将使用新的 GPU 集群来微调现有的人工智能系统,并训练更强大的新系统,包括 Llama 3。此外,Meta 还透露正在对 PyTorch 人工智能框架进行升级,为支持更大规模的 GPU 训练需求做准备。 在算力军备的路上越走越远 新的 GPU 集群是 Meta AGI 路线图的一部分,目标是到 2024 年底,基础设施建设将包括350,000 个 NVIDIA H100 GPU,计算能力相当于将近 600,000个 H100 GPU。作为对比,OpenAI 训练 GPT-4,用了大约 25000 个 A100 GPU。而训练 GPT-5 预估需要 30000 到 50000 A100。 要保持在 AI 领域的领先地位,意味着对基础设施的大量投资,对于 Meta 来说,军备还远未结束。根据市调机构 Omdia 发布的报告,Meta 在 2023 年买了超过 15 万块 NVIDIA GPU,与之相当的只有微软,而亚马逊、甲骨文、谷歌、腾讯等都只拿到了 5 万块左右。2024 年 Meta 预计将购买超过 35 万块英伟达 H100 GPU,H100 售价为 2.5 万至 3 万美元(不考虑溢价),如果 Meta 支付的是较低的价格区间,那么将支付给英伟达接近 90 亿美元。 在 Dot-com 泡沫时代,任何人都可以以相对较低的基础设施成本启动一个网站,个人开发者和初创企业能够借助普及的智能设备和移动网络,在不同成本的范围内推出产品和业务。而现在,似乎只有那些互联网巨头和明星创业公司才能构建 AI 模型。所有这些公司都从投资者那里拿钱,然后再把钱交给云计算公司和英伟达,这或许就是为什么英伟达的股价在如此短时间内超过 2 万亿美元的原因之一。 更多架构细节 关于这两个 GPU 集群的具体架构细节,虽然这两个集群的 GPU 数量相同,通过 400Gbps 端点相互连接,但采用了不同的架构设计。网络方面,其中一个集群采用了一个集群采用了具有融合以太网远程直接内存访问 (RDMA) (RoCE) 网络结构解决方案,另一个则使用了 Nvidia 的网络架构技术 Quantum2 InfiniBand。 采用 RoCE 的 GPU 集群是迄今为止使用商用以太网基础设施建立的最大的 H100 GPU 集群 这两个集群均采用 Meta 的开源 GPU 硬件平台 Grand Teton 构建,该平台专为支持大规模AI工作负载而设计。据称,Grand Teton 的主机到 GPU 带宽是前代 Zion-EX 平台的四倍,计算和数据网络带宽是两倍,功率需求也是两倍。 Meta 表示,这些集群整合了其最新的 Open Rack 电源和机架基础架构架构,旨在为数据中心设计提供更大的灵活性。根据工程师们的说法,Open Rack v3 允许电源架可安装在机架的任何位置,而不是固定在母线上,从而实现更灵活的配置。 存储在 AI 训练中起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处理大量的图像、视频和文本数据的多模态训练任务。存储方面,Meta 新集群使用自主开发的”Tectonic”分布式闪存存储解决方案满足数据和检查点需求,并与 Hammerspace 合作部署并行网络文件系统,解决了数千个 GPU 数据和检查点的需求。提高开发体验。 优化整个系统(软件、网络等)后,大型集群性能恢复到理想的 90%+ 范围 性能方面,Meta 建立大规模AI集群的原则是同时最大化性能和易用性,通过优化内部作业调度器和网络路由策略,以及与 NVIDIA 集体通信库(NCCL)的改进,提高了大型集群的性能,实现了与小型集群相同的优秀性能。在实际测试过程中,Meta 比较了小型集群和大型集群的性能,以发现瓶颈所在。在上图表中,展示了大量 GPU 在预期的屋顶线性能消息大小下相互通信时的 AllGather 集体性能(以0-100的标准化带宽表示)。 大型集群的开箱即用性能最初很差且不一致。为了解决这个问题,Meta 对内部作业调度器如何根据网络拓扑感知调度作业进行了多项改进,这在减少网络上层流量方面带来了延迟上的好处。 Meta 官方博文中的一个小标题,网友:我懂你意思 Meta 还提到,公司将继续全力支持在人工智能硬件技术栈方面的开放创新,Meta 强调了对开放式计算和开源技术,新的集群均基于 Grand Teton、OpenRack 和 PyTorch 等平台构建而成。 离 Llama 3 更进一步 在 AI 领域,Meta 去年推出了大型语言模型 Llama 2、定制芯片 MTIA、文生图广告工具以及聊天机器人Meta AI 。 其中,Llama 2 的发布以及开源可商用是开源模型社区的里程碑,扎克伯格曾表示,虽然 Llama 2 不是行业领先的模型,但它是最好的开源模型,而 Llama 3 及以后的版本的目标是构建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的模型。 根据 The Information 的报道,Meta 计划于 7 月发布 Llama 3,可能达到超 1400 亿参数,比Llama 2 模型的最高参数翻了一倍。据内部人士透露,Llama 3 相对于 GPT-4、Gemini 和 Llama 2,放宽对安全限制的设定,即所谓的“安全围栏”。这意味着在处理具有争议性的问题时,Llama 3 旨在提供更好的回答。Meta 的这一举措显然是希望至少能够提供有关用户查询的相关上下文,而不是简单地忽略或拒绝回答用户提出的问题。简而言之,目的是提升用户体验,通过提供更多信息,而不是简单地限制对话。 新的基础设施,更多的 GPU 储备,扎克伯格 All in AGI 似乎比投入元宇宙更靠谱,股价也迎来上涨,招聘 AI 人才时也可以底气更足地说自己是“GPU RICH”,看上去一切都走上了正轨。 只不过还是没躲过美国网友的无情(无脑…

    2024-03-15 数字经济
    5.0K
  • 1年内销量翻倍!OWS耳机的魔力在哪里? | 钛媒体焦点

    如今提到TWS耳机,作为年出货量已近3亿台的蓝牙音频产品,它已经在大多数场景做到了对传统耳机的取代,甚至在降噪能力、智能交互、佩戴舒适度上还有着更大优势。从第一批产品上市逐渐打开市场缺口至今,TWS也不过才经历了六七年时间。 不过,TWS耳机市场主导地位的“挑战者”甚至“继任者”却已经露头,它就是“OWS耳机”,全称Open Wearable Stereo(开放式可穿戴立体声耳机)。在整体的产品结构上,OWS耳机与TWS耳机都采用了无线连接的方式,最大的差别出现在佩戴方式以及声音的传导原理上。 根据洛图科技公布的最新数据,OWS耳机在国内市场的2023年全渠道销量达到1057万副,相比2022年增长114%。2022至2023年,OWS开放式耳机的市场份额逐季增长,到2023年第四季度,OWS耳机市场份额已达12%,较2022年同期增长7个百分点。 OWS耳机的杀手锏:佩戴舒适度 很多80/90后用户估计第一次接触耳机,基本都是平头塞或者头戴式产品,如今TWS多采用的入耳式结构,实际上算是后来者,之所以平头塞在耳机结构的较量中落败,更多的还是它先天结构上的局限性,由于耳机的主体需要能够很多地放在耳廓当中,使得整体体积存在物理层面的限制。 换句话说,也就是对于大腔体、多单元、复杂线路的兼容性很差,而这些都是能够提升音质表现的关键所在,再加上设计上很难做到对多耳形的适配以及佩戴稳固度和隔音能力上的不足,使得平头塞只是在耳机普及的初期得益于简单成熟的结构和低难度的加工方式而受到市场追捧,此后就迅速被主流市场所边缘化。 耳机腔体里放入12颗发声单元 入耳式产品很好地解决了耳机“升级”的空间问题,想要更好音质?没有问题,6单元、8单元甚至12单元的产品都能做出来,想要降噪能力?没有问题,两颗芯片+复杂电路+前后拾音反馈麦肯风都都可以塞到腔体里面,因为最终只要通过导管将声音传入耳道即可,外面腔体的体积有很高的设计灵活性。 但入耳式产品也并非完美的解决方案,由于导管结构深入耳道,长时间佩戴容易造成肿痛,此外,在降噪上有增益性质的封堵耳道,也会造成耳道内空气不流通,从主观佩戴感受层面,容易带来耳道内外的压差问题导致佩戴不适,同时久戴也可能会造成外耳炎。 当然,现有的耳机结构也有很多可以部分缓解入耳式产品的弊端,比如像Airpods采用的半入耳式结构或者是韶音主打的骨传导耳机。前者更浅的入耳深度和更靠外的支撑结构,可以减小耳道压力,整体感受有点类似于无线版本的平台塞,骨传导则彻底避免了与耳廓、耳道的直接接触进行声音传递。 与这些方案相比,OWS耳机可以理解为它们的综合方案,它既强调佩戴的舒适度,同时也能像骨传导一样让环境音可以传入耳中。这种设计就很适合在户外活动时使用,比如跑步、骑自行车时,因为它能帮助用户保持对周围环境的意识,同时由于在佩戴舒适度上的优化,让它可以更好地成为长时间工作、学习中的陪伴音工具。 小公司发布的小产品,让华为等大厂看到了商机 ambie官网 近两年,OWS耳机发展中的里程碑莫过于“耳夹式耳机”的出现,耳机整体的结构其实与半入耳式产品类似,采用腔体发声,通过空气传导的方式让消费者可以听到声音,虽然在2022年就已经有小厂做过类似形态的产品,但经过钛媒体App深入研究后,该类型产品真正的开创者应该是ambie。 估计很多人都是第一次听说这个日本品牌,2017年,ambie推出了第一款有线耳夹式耳机,可能有人会纳闷,为何一个小品牌刚入市就发布了新形态的耳机产品?这就不得不提到ambie背后的品牌了,它就是“索尼”,ambie实际上是索尼与World Innovation Lab联合创立的音频品牌。 直到目前该品牌也没有入局国内市场,但实际上从2021年品牌推出真无线技术的耳夹式耳机后,就已经受到了国际市场的关注,国内从2021年底开始陆续有代购开始在日本购买这款产品,此后一些小品牌也模仿ambie的“耳夹式”佩戴结构推出了OWS耳机产品。 除了耳夹式耳机,索尼、万魔等音频厂商也尝试过其他形态的OWS耳机,比如将发声单元结构改为环形以达到透传目的的LinkBuds、在传统气传导结构上增加导音结构的1MORE S50。 钛媒体App分析认为,这些OWS耳机当中,耳夹式将会成为市场发展的主流,因为它不仅在佩戴上改善了传统耳机的体验,同时其独特的外观设计和与配饰更贴近的形态,也更加有利于其吸引用户体验并开拓出耳机的“装饰”属性。 除了产品本身,另一个让耳夹式耳机成为OWS品类代表并吸引到市场极高关注度的原因,就是2023年底华为的入局。进入2024年,明显可以感觉到无论是社交平台上的相关讨论,还是Bose、JBL、漫步者等品牌产品的先后亮相,可以说OWS耳机已经成为继TWS耳机后,近10年来个人音频领域的最大热点和革新。 那OWS耳机与TWS耳机有替代性吗?并没有,钛媒体App预测,随着耳机产品形态的进一步细分,OWS耳机专注于日常佩戴、运动使用的潜力将会扩大化,但它的应用边界也受限特性止步于此。 对应的,TWS耳机则会在音质表现、隔音降噪上进一步升级,更好地服务于通勤、差旅、会议沟通等场景。未来,一副耳机走天下的使用习惯将会改变,用户会根据使用场景来切换到最合适的音频产品上。(本文首发钛媒体App 作者/邓剑云 编辑/钟毅)

    2024-03-15 数字经济
    3.1K
  • 可折叠iPhone再跳票,为何苹果五年都“做不成”折叠屏?

    文 | 雷科技leitech 最近关于折叠屏 iPhone 的消息有点多。 众所周知,坊间一直传闻苹果正在开发折叠屏 iPhone。一方面是所有主流智能手机厂商都已经进入这个赛道,同时折叠屏手机的销量也是连年增长;另一方面是苹果流出的专利显示,他们确实在考虑和研发相应的设计和技术。 但始终没有人可以确凿地指出,苹果正在计划推出折叠屏 iPhone。 就连老朋友、知名苹果分析师郭明錤都在最近承认:已经被人问过了很多次折叠屏 iPhone 或 iPad,但真的不清楚对应的开发计划,只知道苹果正在开发一款约 20.3 英寸的可折叠 MacBook,计划 2027 年量产。 不过就在近日,美国专利商标局再度公布了一份苹果关于折叠屏技术的专利申请。不过更重要的消息是,有苹果高管在采访中不仅透露苹果首款折叠屏 iPhone 的部分信息,还告诉韩国媒体 AlphaBiz: 经过深思熟虑,苹果决定将折叠屏 iPhone 的发布日期定在 2026 年,这比预期要晚。由于它比竞争对手发布得晚,将会整合更多最新的尖端技术。 很多人都在期待折叠屏的 iPhone,但时至今日,我们仍未知道苹果的首款折叠屏 iPhone 会长什么样,又有哪些独特之处。不过目前来看,尽管距离首款折叠屏 iPhone 发布可能还有两年,但我们确实正在逼近折叠屏 iPhone 的真相。 折叠屏已普及,iPhone版有什么值得期待的? IDC 之前发布过一份报告,指出 2023 年全年中国折叠屏手机市场出货量约 700.7 万台,同比增长 114.5%,也是连续第四年同比增速超过 100%。TrendForce 对 2023 年全球折叠屏手机市场的预估是 1590 万台,同比增长 25%。 图/ TrendForce 虽然从整体规模上看,折叠屏手机的全部出货量还不如 iPhone 14(单款)在 2023 年上半年的出货量,但耐不住持续高速增长的市场规模。所以这几年,大部分说得上名号的手机厂商都已经入局: 除了主流的三星、华为、OPPO(含一加)、vivo、小米、荣耀,联想(摩托罗拉)、传音、谷歌、中兴(努比亚)也都成为了折叠屏手机厂商。 但毫无疑问,智能手机江湖还离不开苹果这家「天下第一宗」。尤其作为全球高端手机市场的绝对统治者,苹果对于高端手机用户的影响力不言而喻,苹果做不做折叠屏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全球消费者的认知。 更重要的是,今天折叠屏手机固然在硬件上有了大幅的进步,包括厚度、重量、可靠性、铰链以及屏幕等核心配置上,可以说都达到了一个「大体可接受」的阶段。 但这不意味着产品就好用了,尤其是在软件上的制肘大大影响了折叠屏的使用体验。 而软硬件整合,恰恰是苹果这家引领两代计算平台的公司最擅长、也最有优势的方面。另外,iPhone 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在于 iOS 系统和生态,不管是希望看到搭载 iOS 的折叠屏设备,还是希望看到苹果(iOS、iPadOS)对于移动「折叠」应用生态的改善,都会不可避免对折叠屏 iPhone 报以期待。 所以与其说很多人对折叠屏 iPhone 的期待,是对苹果的期待,更不如说是对更好折叠屏手机体验的期待。 “可折叠iPhone”,到底有何不同? 对「折叠屏」来说,屏幕的可靠性和折痕无疑是非常关键的地方,年初 The Information 的报道就披露,三星显示提供的面板目前还不能通过苹果严苛的内部测试,导致投产计划继续顺延。 按照 AlphaBiz 的报道,苹果高管就表示首款折叠屏 iPhone 的目标是比竞争对手做得更薄、更轻,同时还有防折痕。 回到前文提到的那份苹果申请专利,专利内容显示这是一项在机身内置柔性显示屏中最大限度减少屏幕折痕的技术。 最近公开的苹果专利,图/ Patently Apple 简单来说,苹果的想法是在设备折叠部分的玻璃内侧进行切割,再填充聚合物材料,使得屏幕易于弯曲且不会形成折痕。而为了解决填充物对光线的影响,一是采用有机硅或丙烯酸酯等柔性材料;二是填充物外侧采用光滑处理,内侧设计成粗糙纹理来有效减少光反射。 当然,申请专利只能说明苹果至少考虑过这个方案,完全不能代表苹果就会使用该方案。事实是,之前苹果关于折叠屏折痕的申请专利就有好些,包括但不限于在这部分采用「自愈材料」、全新的铰链设计以及可移动的伸缩板等。 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说「折叠屏」技术的发展,导致了苹果迟迟没有推出折叠屏 iPhone。但显然,这不只是一个技术问题。 可折叠iPhone,苹果为何五年都做不出来? 苹果确实不用急。 除了技术上的问题,折叠屏手机也远未到真正能够与直板手机相提并论的时刻,更遑论对 iPhone 形成有效的冲击。市场份额方面前文已经说过了,而在苹果之外,各家厂商如今最重视的新机仍然还是直板旗舰,而非折叠旗舰。 苹果也从来不是一家热衷于新技术的公司。虽然 iPhone 开启了智能手机时代,建立了一个全新的产品范式,但在 iPhone 之前早就有了智能手机;多点触控在智能手机上的应用被认为(包括苹果自己)是革命性的,但也早有了应用多点触控技术的产品;移动上网功能就更不用说。 说到底,苹果是一家善于「整合」的产品公司,也清楚地明白最终交付给用户的是产品而非技术。而折叠屏,虽然说已经在很多方面达到了「大体可接受」的程度,但耐用性、重量等方面仍然还是有相当多的提升空间。 再有,折叠屏手机的本质其实就是通过折叠手机的方式,将更大的屏幕塞到更便于携带和握持的机身中。当然,重点还是前者——更大的屏幕。 问题是更大的屏幕,就一定要是手机吗? 实际上,苹果 Vision Pro 完全可以提供大得多的屏幕和性能,苹果更是将其视为开启「下一个空间计算时代」的革命性产品,足见其重视程度。或许,这也让苹果在面对折叠屏 iPhone 时,有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多的顾虑。 iOS兼容性,是“可折叠iPhone”的最大优势? 很多人都知道,软件已经是当下折叠屏手机最大的问题。 Android 这边由于开放阵营各自为战,芯片、操作系统、终端厂商往往很难「力往一处使」,更何况是让全球开发者跟着走。再加之国内移动应用生态比较突出的适配问题,更让折叠屏手机的体验很难得到质的变化。 最典型的例子还是淘宝,除了「动刀」(开发)成本太高,根本还是因为「动力」不够。而苹果的入场,几乎是最有希望在短时间内改变这一点的可能,不管是考虑到苹果在消费者群体中,还是在开发者群体中的号召力,都能在「供」「需」两侧推动折叠屏应用生态的改进。 对于一个折叠屏手机用户来说,这可能就是对折叠屏 iPhone 最大的期待了。

    2024-03-15
    2.2K
  • 肖飒团队 | 全解析——DAO的中国化合规之路

    此前,我们在文章《飒姐团队|DAO,可以在中国合法经营吗?》中曾经提到过,依据中国现有的法律体系,境外盛行的DAO模式难以在我国合法落地,但这样的一个想法确实有其独到之处。尽管我们不能将该模式完整引进中国,但将其中国化,让它入乡随俗却未尝不可。因此,飒姐团队今日文章便从中国法的视角出发,给出在中国现有制度下,DAO可能的中国化路径。 一、DAO的特征 要想给出DAO的中国化路径,首先要明确DAO的特征。一般认为,DAO具有如下主要特征: 1、规则程序化。DAO将组织规则通过代码构建在程序上并自主运行(智能合约),通过区块链来保障组织运行程序的去中心化。DAO基于程序规则而不是传统公司规章制度来管理和约束成员。 2、身份无边界。DAO对所有参与者不设限。DAO的所有成员都是具有共同目标的利益共同体,通过共同构建项目追求共同目的的实现。本质上是通过利益的统一,实现组织共识。 3、信息透明。大部分项目的代码都是开源的,任何成员都可以获得组织的全部信息。 4、进出自由。DAO与传统组织相比,没有进出的诸多限制,(只要智能合约没有写入特殊要求)任何人都可以实现参与自由和退出自由,目标一致的参与者会选择留下,而不一致的参与者会快速退出,组织也能通过该方式快速达成共识。 5、集体决策、集体投票。DAO没有传统组织的董监高架构,所有的决策都是集体投票做出的,任何享有投票权的成员都可以提出提案并参与投票。 此外,根据美国DAO法案,DAO被归属于有限责任公司(LLC),其特点还在于企业成员以自己的出资额为限承担责任。同时在筹集资金(资本)方面,由于DAO的核心智能合约是诞生于区块链技术的产物,其天生与虚拟货币、NFT等事物存在关联,并且在实践中,绝大部分的DAO要不就是自己ICO发币筹措启动资金,要么就是通过贩售NFT等物筹措资本,这种募集资金方式也是DAO的特点之一。 而针对如上特点,我们认为,在全体成员承担有限责任的同时却又都对组织经营具有决策权、管理权是DAO最突出特征,因此,本文的重点便在于在中国法下是否存在这样的一种满足条件的组织形式。 值得注意的是,DAO的募集资金方式无论是ICO,亦或是贩售NFT等都具有极高风险,因此,即便中国化的DAO存在,其募集资金仍然应以传统方式为主。 二、中国化路径之一:DAO与合伙企业 所谓合伙,是指两个以上的民事主体共同出资、共同经营、共负盈亏的企业组织形态。这种共同出资、共同经营、共负盈亏的性质决定了合伙中各合伙人对执行合伙事务有同等权利,这也被明确规定在《合伙企业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中。 因此,这种所有成员均有权决定组织事务的方式,当然贴合DAO的特征。但飒姐团队认为,选择以合伙企业的方式在中国开展DAO的本土化并非一条可行之路。其最大的困难在于合伙企业的责任承担问题。 根据《合伙企业法》第二条的规定,我国的合伙企业分为两类,即普通合伙企业和有限合伙企业。前者由普通合伙人组成,合伙人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后者由普通合伙人和有限合伙人组成,普通合伙人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有限合伙人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责任。 显然,由于DAO成员的责任承担方式是有限责任,其当然不能成立普通合伙企业,而只能考虑有限合伙企业。从定义上看,似乎只要有限合伙企业全部由有限合伙人组成,就能够满足DAO的要求。但是,一方面,根据《合伙企业法》第六十一条第二款的规定,有限合伙企业至少应当有一个普通合伙人,全部由有限合伙人组成的有限合伙企业并不存在,另一方面,根据《合伙企业法》第六十八条第一款的规定,有限合伙人不执行合伙事务,不得对外代表有限合伙企业,因此有限合伙人实际上没有管理权。因此,DAO并不能以有限合伙企业的方式进行。 此外,亦有人认为DAO可以以特殊的普通合伙企业的形式经营。但飒姐团队认为,该方式的可行性并不强。一方面,特殊的普通合伙企业的成立有更强的限制,根据《合伙企业法》第五十五条的规定,只有以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为客户提供有偿服务的专业服务机构才能成立特殊的普通合伙企业,而DAO未必是这样的组织。另一方面,特殊的普通合伙企业归根结底仍然是普通合伙企业的一种类型,其责任承担方式类似于普通合伙企业,只是在特殊情况下的责任承担方式会有所变化,如一个合伙人或者数个合伙人在执业活动中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合伙企业债务的,应当承担无限责任或者无限连带责任,而其他合伙人以其在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为限承担责任。这显然仍然不满足DAO的要求。 因此,在中国的合伙制下寻求DAO的本土化方式,只能考虑放弃有限责任的承担方式而选择成立普通合伙企业,但距离境外的DAO已经有了较大的差距。 三、中国化路径之二:DAO与公司 那么,在我国法律体系下,DAO是否能以公司的形式存在呢? 根据《公司法》第二条的规定,我国体系下的公司,指的是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而股份有限公司不会成为DAO的选择,因为DAO的独特性之一便在于其没有传统的董监高机构,但对于股份有限公司而言,根据《公司法》第一百零八条、第一百一十三条、第一百一十七条的规定,其必须设立董监高,这与DAO组织设立的初衷相违背。 至于DAO是否能以有限责任公司的形式存在,则具有理论上的操作空间。 根据《公司法》第五十条的规定,股东人数较少或者规模较小的有限责任公司,可以设一名执行董事,不设董事会,执行董事可以兼任公司经理,同时执行董事的职权由公司章程规定。在此种情况下,完全可以在公司章程中并不赋予执行董事任何管理上的权限,而将事务决定权均给予股东。 同时根据《公司法》第四十九条的规定,有限责任公司可以设经理,这也就意味着实践中允许存在不设经理的有限责任公司,且即便设置经理,根据该条第二款的规定,也可以通过公司章程不赋予经理任何实际的公司事务管理权。 至于监事,根据《公司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股东人数较少或者规模较小的有限责任公司,可以设一至二名监事,不设监事会。而监事的具体职权,根据《公司法》第五十三条,为:“(一)检查公司财务;(二)对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执行公司职务的行为进行监督,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公司章程或者股东会决议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提出罢免的建议;(三)当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的行为损害公司的利益时,要求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予以纠正;(四)提议召开临时股东会会议,在董事会不履行本法规定的召集和主持股东会会议职责时召集和主持股东会会议;(五)向股东会会议提出提案;(六)依照本法第一百五十一条的规定,对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提起诉讼;(七)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职权。”其中,由于董事和高管并不存在实际的管理能力,因此第2、3、6项职权并没有实际意义,而第1、4、5项职权也不会对DAO造成影响,该权利完全可以同样赋予其他股东,至于第7项则在公司章程不予规定即可。 综上所述,采取有限责任公司的方式基本能够达到DAO的组织要求,即在全体成员承担有限责任的同时却又都对组织经营具有决策权、管理权。但应当注意的是,此时的DAO组织的成员人数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必须属于“股东人数较少或者规模较小”的情形才能进行。因此,这对于实践中成员人数庞大的DAO组织而言,仍然难以有限责任公司的路径实现本土化。 四、中国化路径之三:DAO与虚拟决策…

    2022-07-11
    2.4K
  • 肖飒团队 | 元宇宙究竟怎么搞,地方措施来了!

    自从元宇宙进入公众视野,在历经近几年的迅速发展之后,这个看上去似乎“不接地气”的概念正在一步步落地。从链游到NFT,从智能硬件到虚拟现实,从电子形象到数字偶像,这一系列的具体概念都在使元宇宙从遥不可及变得触手可及。 在政策方面,除了在全国层面释放支持的信号外,各个地方也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全力制定自己的元宇宙发展措施。近日,广州市南沙新区发布了《广州南沙新区(自贸区南沙片区)推动元宇宙生态发展的九条措施》(以下简称“元宇宙九条”),再次从区县层面给予元宇宙发展带来更加细节的指导。 7月25日上午,南沙元宇宙产业集聚区揭牌暨南沙“元宇宙九条”措施发布活动在广州市南沙区举行。“元宇宙九条”将从技术攻关、产业集聚、研发投入、人才引进等九个方面对南沙元宇宙产业发展给予支持。其中,对具有重大科技创新支撑作用的元宇宙科研平台落地,给予每个平台最高2亿元资金支持,对集聚区内的元宇宙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最长3年的免租场地。 “元宇宙九条”五大亮点: 1、打造重大研发平台,开展关键技术攻关 面向实体经济主战场,瞄准元宇宙技术“主赛道”,对具有重大科技创新支撑作用的元宇宙科研平台落地,给予每个平台最高2亿元资金支持。对经省、市科技主管部门认定的元宇宙领域新型研发机构在建设期内给予最高1亿元补助。 笔者认为,此项措施将给予重大研发平台强力资金支持,对于解决技难题,加快推进元宇宙技术快速发展,对于推动更多“概念型”技术成为现实具有很强的加速作用。 2、推动产业加速集聚,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对新落户及认定的元宇宙总部型企业,一次性给予最高3000万元落户奖励。对集聚区内办公运营或从事相关科研用途的元宇宙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最长3年的免租场地。对南沙区内元宇宙领域企业,按照研发经费投入的20%,给予最长3年每年最高1000万元的研发投入补助。 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领域同样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此项措施给予其研发经费支持,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其技术研发的“门槛”问题,从而使元宇宙技术进步迸发出更多的活力。 3、构建应用示范场景,优化创新发展生态 对区内建设的元宇宙应用展示中心,按其实际投入费用的50%给予最高2500万元补贴。对元宇宙应用场景示范项目按实际投入费用的50%给予最高500万元补贴。支持区内元宇宙创新联盟、协会等发展,给予每年最高300万元运营补贴。 笔者认为,此举其实是在打造元宇宙先行先试的应用场景,可以让企业找到落地的方案,给了很好的机会和沃土。元宇宙的落地场景一直是需要不断探索的问题,示范场景的搭建很大程度上能够拓展元宇宙发展的生态,进一步加强技术落地应用进程。 4、加大人才补贴力度,培养产业人才梯队 对拥有国际领先的核心技术或自主知识产权的元宇宙相关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团队给予最高1亿元奖励。对拥有国际领先的核心技术或自主知识产权的元宇宙相关高层次科创人才给予最高1000万元安居补贴;对高管和骨干技术人才连续5年给予人才补贴,补贴额度最高不超过上一年度本人经济贡献。 人才的力量对于任何高新技术的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人才进行大力补贴,是推动本区域内技术进步、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 5、强化科技金融支撑,助力产业创新发展 鼓励元宇宙龙头企业、有关科研机构牵头,联合社会优秀创业投资机构共同设立元宇宙产业发展基金。对在区内注册运营的创业投资基金,按照其实际投资区内元宇宙企业金额的5%给予基金管理公司奖励,单支基金单个投资项目每年最高奖励300万元。推动区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损失补偿资金池合作银行优先对元宇宙企业给予信贷支持,对入池企业给予最高300万元贴息补助。 “元宇宙九条”将产生强聚集效应: 南沙元宇宙产业集聚区将作为南沙区元宇宙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打造成为元宇宙产业发展的新型综合性服务平台,承担集聚元宇宙产业企业、孵化培育元宇宙产业企业、提供元宇宙产业人才培育、承办元宇宙培训会议等一系列职能,通过集聚孵化元宇宙产业相关中小微科技企业带动形成重点元宇宙产业集群,为南沙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城市建设提供新动能和强支撑。 写在最后: 南沙“元宇宙九条”在更加细节的层面,给予了本区域内元宇宙发展更多的驱动和保障。从这一系列措施之中我们也能感受到,元宇宙已不再是未来,也不再是虚无缥缈的概念,而是能够和众多高新技术进行融合交汇,从而迸发出强大的生命力,未来生活的改变带来无限驱动力量。同时,飒姐团队可推荐本地同事对地方政策具体实施细节进行解读,并可推荐入驻本地元宇宙概念园区。感兴趣的伙伴们可通过下方联系方式与我们深入交流。

    2022-07-28
    2.8K
的头像
已有 0 条评论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