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商业航天进入“降本增量”的新周期 | 钛媒体焦点

2024年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这是“商业航天”,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

公开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共完成26次商业发射(含拼车和搭载),占中国全年发射的39%,商业发射次数与成功率显著提高;研制发射120颗商业卫星,占全年研制发射卫星数量的54%。

艾媒咨询的报告称,中国商业航天市场规模自2015年以来保持高速增长,2017年-2024年年均增长率保持在20%以上,预计2024年商业航天市场规模约达2.34万亿元。

“商业航天现在已经从技术验证阶段逐步转入商业验证阶段,基本都解决了航天技术难题,更关键要实现‘商业’。”运载火箭设计制造公司东方空间副总裁彭昊旻曾表示,降低火箭发射成本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通过在研制设计、火箭生产制造、流线转运、基础设施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考虑优化。

而在所有环节中,火箭可回收技术的应用则是最关键的突破口。根据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 统计,已实现火箭可回收的SpaceX,其火箭发射成本对比俄罗斯联盟号实现了97%的下降。

火箭可回收技术,为何重要?

谈及火箭可回收技术,SpaceX是一家绕不开的公司。

2015 年,SpaceX实现猎鹰 9 号一级助推器的首次垂直着陆,标志着火箭回收技术的成功。在此之后,猎鹰 9 号成为SpaceX的主力运载火箭。SpaceX官网显示,截至目前,猎鹰9号共发射了306次,着陆264次,重复飞行次数237次。

猎鹰 9 号的主体由一级助推器与二级助推器组成,一级助推器包括 9 个梅林发动机,二级助推器包括 1 台发动机,全新火箭成本约为5000万美元左右。而回收一级助推器和整流罩后,复用火箭的单次发射成本仅为1500万美元。

单次发射成本的降低,就意味着猎鹰 9 号能够以更低的荷载价格,拿到更多的商业订单。以发射到近地球轨道为参照,SpaceX猎鹰9号的荷载价格为3000多美元/公斤(约合人民币2.1万元)。2023年,SpaceX全年发射了1200吨有效载荷入轨,占全球商业火箭发射80%的份额。

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商业航天进入“降本增量”的新周期 | 钛媒体焦点

来源:SpaceX官网

而除了降低发射成本,可回收技术还有一层更重大的意义——有利于更快速地进行产品迭代。

与大多数产品回收后价值降低的逻辑不同,回收后的火箭可以说比全新的火箭更有价值。成功返回地面的火箭记录了飞行前最完整的数据,这对于火箭设计改良、算法优化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借此提高火箭发射和回收的成功率。也正因此,被重复利用的“猎鹰9号”,也是目前可靠性最高的火箭之一。

在国内,商业航天公司也在展开对火箭可回收技术的开发。

“公司计划在2025年底,发射能够成功入轨并可回收的火箭双曲线三号,如果能够成功,就相当于达到了SpaceX在2015年时的水平。”

星际荣耀液体火箭总设计师季海波对媒体表示,可重复回收的火箭是所有商业火箭公司必须掌握的技术和产品,只有拥有这一产品,才能降低成本。只有攻破这一难关、达到这一目标,再往后,我们和SpaceX的差距才会逐步减少。

除此之外,天兵科技计划在2024年发射对标SpaceX猎鹰九号的天龙三号液氧煤油火箭,蓝箭航天也表示将在2025年发射可回收液体火箭。

值得注意的是,完成全球最大固体运载火箭首飞任务后,东方空间也在同步研发“引力二号”中大型可回收液体运载火箭。东方空间称,再用两年时间攻克可回收技术,进一步提升火箭运载能力至15-20吨,发射成本将降低至SpaceX水平。

卫星互联网,组网在即

随着火箭可回收技术的发展,更大规模的卫星发射也将成为可能,这也是下一代互联模型——卫星互联网诞生的基础。

据联合国数据显示,全球超过70%的地理空间缺乏铺设传统地面骨干网络的条件,例如海洋、沙漠、偏僻的山区等,因此手机移动网络和光纤宽带难以覆盖。

而卫星通信利用人造地球卫星作为中继站转发或发射无线电波,可以实现两个或多个地球站之间或地球站与航天器之间通信的一种通信手段。因为覆盖面大、部署快,而且不受地面情况的影响,所以卫星通信一直都被认为是特殊地理位置和特殊场合的唯一通信手段。

中国电信副总经理夏冰在2023中国无线电大会上也曾表示,中国电信与华为联合推出全球首款支持卫星通话的大众智能手机,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这将进一步加强卫星频谱资源在民用领域的应用。同时,面向6G网络演进需求,6G下一步必将和卫星通信及卫星互联网结合,构建天地一体化融合网络。

卫星通信系统,可分为低轨通信卫星(LEO)、中轨通信卫星(MEO)和高轨地球同步通信卫星(GEO)。对于高轨通信卫星系统来说,其技术最为成熟,寿命长、单星容量也大。但是,缺点也很明显,由于距离地面距离过长,导致其传输延时大,终端功耗高,覆盖范围有限。对比之下,低轨通信卫星在功耗、覆盖和延时上的优势,可扩展性也更强,也是被认为直连卫星上网的最优方案。

根据国际电信联盟(ITU)的规定,卫星的频率及轨道使用权采用“先登先占”的竞争方式来获取。截至2023年2月,星链工程在轨卫星数量超过3500颗。同时,SpaceX还提出了第二代星链计划,该计划将依托SpaceX星舰发射并构成数量达29988颗卫星的卫星星座。

2020年9月,中国以星网公司向ITU提交GW星座计划,共计发射卫星数12992颗,组建中国版卫星互联网;另一个由垣信等卫星公司牵头的“G60星链”计划。G60星链计划未来将实现12000多颗卫星的组网,其中一期的1296颗将于2024-2027年实施完毕,而2025年底前完成648颗GEN1卫星发射任务,2026-2027年完成后续648颗GEN2卫星发射任务。

根据SIA 数据显示,中国卫星互联网产业市场规模预计将从 2021 年的 292 亿元增长至 2025 年达到447 亿元,2021-2025 年 CAGR(复合增长率) 为 11.18%。

(本文首发钛媒体App,作者  | 饶翔宇   编辑 | 钟毅)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负。转载请注明出处:Metatrend元潮

Like (0)
Previous 2024-03-15
Next 2024-03-15

相关推荐

  • 逍遥区块链:关于SATS的投资潜力

    以目前的市值排名看,ORDI和SATS算是BRC-20中当仁不让的龙头和龙二了。 对很多生态来说,我们主要对龙头代币进行一下评估就可以了,因为很多生态中的龙二和龙三基本都是抄袭龙头,所以龙二、龙三长线看很难超过龙头。 但对BRC-20生态来说,这个状况似乎有点特殊:因为在BRC-20生态中,龙头(我们暂时把ORDI算为龙头)和龙二(我们暂时把SATS视为龙二)在价值取向和特点上还是有较大区别的。公众号关注:博森科技小蝶。 前者是新技术的第一个落地实践,在很长时间内并没有太多的应用,只是去年才开始因为铭文技术的出现在应用方面有了突破。而后者则完全是以应用为导向,自打出生起其价值就完全靠应用场景来支撑。 ORDI基本上类似比特币,也是一个新技术的第一个落地实践,也是在应用场景上暂时没有找到赋能。 但SATS却似乎不太像以太坊,因为它的诞生最初似乎不是为了应用,恐怕纯粹就是个MEME,甚至可能是部署者突发奇想开的一个玩笑,但后来被Unisat团队创造性地进行了赋能,从而有了应用场景的支撑。 SATS这段戏剧性的经历使它既有了MEME的特点,同时又有了应用场景的赋能。 正是这种双重属性,使得SATS爆发出惊人的后劲,市值迎头赶上并且咬住了ORDI。 我认为这个状况大概率还会持续到牛市。公众号关注:博森逍遥区块链。 因此如果纯粹从潜力上来说,我觉得SATS的潜力和ORDI非常类似,几乎难分伯仲。在牛市峰值的时候,大概率ORDI的市值能达到多少,SATS的市值也能达到多少。 然而我觉得对大多数SATS的持有者来说,大家除了关心SATS的市值以外,恐怕更好奇另一个问题: SATS的市值能不能超过ORDI? 之所以大家会有这个问题,主要是因为SATS曾经一度在市值上超过了ORDI,尽管后来又跌了下来,但这个奇迹实在是让人振奋,给了持有者极大的想象空间。 在现在的比特币生态中,我们已经看到了实现反超的现成案例:SRC-20生态中反超为王的STAMP就是一个典型。 在SRC-20生态中,第一个代币是KEVIN,第二个代币是STAMP。 但由于STAMP在字面上更能表达比特币邮票(STAMPS)这个协议的内涵,因此它展现出了更强的MEME属性,从而在市值上反超了KEVIN,一跃成为龙头并持续至今。 那SATS有没可能重现STAMP的奇迹呢? 那就要看能给SATS赋能的要素能不能超过ORDI了。 在MEME属性上,SATS和ORDI都有足够的“意义”和“内涵”。SATS表示比特币的最小单位,ORDI表示铭文协议的缩写,这方面两者难分高下。 但在天时上,ORDI占了优势,它是第一个代币。因此,总的来说SATS在MEME属性上恐怕还是很难超过ORDI。 而在赋能方面,SATS不像以太坊那样有一个偶像特质极强的精神领袖带领,有长远的发展规划、有缜密的发展逻辑。 SATS的发展和赋能显得更为松散、更加随意。所以在赋能的持续性上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而这个不确定性就可能导致它无法持续被应用赋能,也就无法凭应用持续积累共识。 另外,还有一个更值得我们关注的指标:在萎靡的市况中哪个更抗跌。公众号关注:博森逍遥区块链。

    2024-09-27
    4.3K
  • 苹果手表卖不动了,小米、华为开始争夺“腕上话语权” | 钛媒体焦点

    根据Canalys公布的最新数据,2023年第四季度,全球智能可穿戴设备(包括手环、智能手表)的出货量为4850万台,同比下跌3%,Canalys认为下滑主要受北美和西欧市场高通胀和需求疲软的影响。 而在全年出货量方面,结合Canalys此前公布的数据可计算得出,全球智能可穿戴腕上设备总出货量达到了1.845亿台,与2022年的1.828亿台相比,整体市场只是略有增长而已。 不过,作为一个市场规模已经达到452.55亿美元的成熟赛道,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市场格局并没有像手机、PC那样固化。仅2023年,就能看到TOP5品牌中小米、华为、Fire Boltt的强势崛起,以及苹果、谷歌的市场衰退。 靠“低价”圈粉的小米与Fire Boltt 具体到品类分布上面,与2022年相比,智能手环的份额下降了3%、支持安装第三方应用的高端智能手表也遭遇了4%的份额下跌。 钛媒体App分析认为,从市场端的变化可以看出,当前用户对腕上智能设备的定位正逐步明确,功能性方面不再要求更强的扩展性,换句话说,就是不再指望智能手表能够代替手机。同时,由于智能手环屏幕尺寸、交互效率和功能覆盖的局限性,也开始吸引很多用户转向购买入门级或者中端的智能手表产品。 但大趋势的变化并不意味着智能手环彻底被用户所抛弃,比如Fire Boltt,可能很多国内用户压根没有听说过这一品牌,它是由Arnav Kishore、Aayushi Kishore于2015年创立的印度可穿戴产品品牌。 通过浏览其官网就能发现,产品线覆盖相当全面,在智能穿戴产品上,Fire Boltt将其分为了智能、女性、户外、轻奢等多个系列,并且也已经开始向外扩张覆盖TWS等新品类。从售价方面看,畅销款零售价格基本在10000卢比以内(约合人民币868元),通过享受分期等优惠,实际到手价格则在1500卢比左右(约合人民币130元)。 钛媒体App注意到,Fire Boltt畅销的几款产品都是屏幕尺寸稍微大一点的智能手环,功能基本只包括简单的运动监测、心率监测以及通知显示功能。如果将Fire Boltt的热销产品类比到大家更熟悉的小米身上,大概就相当于售价129元的Redmi手环2。 凭借低价优势,Fire Boltt在印度市场取得了27%的市场份额,并且单季度的市场占有率增幅达到了52%。同样是以性价比著称的小米,在印度市场的占有率则仅有1%。此外,也是靠着印度市场巨大的出货量,让Fire Boltt跻身智能穿戴品牌全球TOP5。 从Fire Boltt的成功也能看出,智能手环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依然有着属于自身的生存空间,尤其是对于像印度和南非这样智能穿戴产品处于加速渗透阶段并且对产品价格较为敏感的地区。 与Fire Boltt类似的是小米,尽管旗下也推出了售价1500元左右的智能手表产品,但市场主销和主推的依然是小米和Redmi的智能手环和基础款智能手表。Canalys的统计数据也说明了这一点,小米可穿戴产品的销售均价不到100美元,只比boAt、Noise这些单纯追求低价的品牌稍高。 钛媒体App分析认为,在如今的智能穿戴市场,“低价红利”仍然存在,除了上面提到的两个案例,同样以低价著称的传音就在非洲获得了42%的市场份额,增长率达到了夸张的331%。 下一步,智能手环和基础款的智能手表依然会是这几个品牌主要竞争的领地。从整体的市场格局来看,它们尽管有着出货量的优势,但对于苹果的市场领先地位并不会形成真正的威胁,尤其是当完成了初期的市场普及和市场教育后,没有足够多的中高端产品来承接用户体验升级的需求将会是影响持续扩张的隐患因素。 市场下滑、华为上桌,苹果还能“傲慢”多久? 自2014年推出Apple Watch以来,凭借智能手机庞大的用户基数以及品牌影响力,苹果一直都占据着智能穿戴领域的头把交椅,并且前几代产品开辟的腕上智能交互、健康监测以及交互能力上的不断升级,也确实带动了行业的发展。 2021年,可以说是苹果Apple Watch的高光时刻,该年推出的Apple Watch Series 7直到3年后的今天依然是很多消费者购入Apple Watch时的最佳选择。但此时苹果的摆烂心态也开始被用户所感知,万年不变的模具、屏幕尺寸、羸弱的应用生态、高昂的价格再加上1天1充的鸡肋续航表现被越来越多用户吐槽。 2022年推出的Apple Watch Ultra虽然售价加倍,但在增加少量户外运动属性的同时,续航也仅仅提升到2天而已,并且与售价在同一区间的专业户外手表比如佳明的飞耐时、安夺系列相比,专业数据覆盖量、户外续航时长、配套软硬件生态都远远落后。 如果说Apple Watch的出现,让大家对戴在腕上的“智能终端”有了美好的憧憬并成为点燃市场的火星,那么如今Apple Watch最终沦为“手机配件”的现实,就是它衰落的原因。同样是手机配件,为什么要花一部中端智能手机的价格去买一块并不智能的智能手表呢? 正因如此,苹果近两年的市场表现连连下跌,2023年第4季度,其市场下滑幅度达到了25%,在全球前五大市场中,苹果仅在美国和德国两个市场取得第一,并且同比下滑了24%和23%,其全球市场21%的销售份额,也使得第二、三名的小米和华为正不断缩小差距。 面对智能手表“不智能”的死穴,此时就有厂商开始思考,既然智能手表受限于屏幕尺寸、电池容量、性能释放等多种因素限制,没法最终进化为“腕上智能手机”,那只能挖掘作为穿戴产品的其他应用潜力,深挖“健康监测”便是其中一个方向。 实际上,苹果早在2018年就推出了全球首款支持ECG功能的智能手表Apple Watch Series 4,这款手表的ECG功能可以记录心电图,用于监测心率异常,这是智能穿戴设备在健康监测方面的一大进步。 只不过苹果对于身体健康监测的功能探索也就止步于此了,2019年,欧姆龙发布了一款支持在腕上测量血压的产品HeartGuide,不过这款产品并没有激起什么浪花,甚至很多人并不知道第一款腕上血压测量的产品是它。此外,华米也曾发布过使用光电传感器实现腕上血压测量的智能手表Amazfit GTR 3 Pro。 与这些或小众或依靠算法测量的产品相比,更为人熟知的首款支持腕上测量血压的产品则是华为于2021年底发布的WATCH D,通过在腕带上布置的微型气泵、气囊,使得它能够通过手腕测量血压,虽然产品的售价已经达到与Apple Watch相当的级别,但上市后依然获得了很高的关注度。 除了血压以外,血糖作为身体健康监测的另一个维度也开始受到厂商的关注。华为在旗下WATCH 4系列智能手表上推出了“高血糖风险评估研究”功能,不过该功能和直接测量血糖还是有一定的差异,其根据综合身体数据结合算法给出的评估结果,只是会生成高、中、低三类风险等级提示。 除了欧姆龙、华米、华为,OPPO旗下的智能手表也曾通过与颐健安血糖仪合作,实现了对连续血糖数据的评估。可以说,充分挖掘腕上设备在健康监测甚至作为医疗数据补充方面的应用潜力,已经成为各个厂商最有可能实现破局的方向。 也是凭借在健康属性上的加码,使得华为旗下的智能穿戴产品能够在定价上有更大的突破空间,华为2023年发布WATCH Ultimate系列,其定价已经与Apple Watch…

    2024-03-15 数字经济
    8.0K
  • 肖飒团队 | 枪炮还是玫瑰?从大厂之争谈元宇宙互操作性

    当今做游戏什么最赚钱?毫无疑问,卖皮肤已经成为各大端游手游中最能“躺赚”的一个项目,传闻某鹅厂手游扛鼎之作光靠卖皮肤就能日入过亿。而对于各位玩家们来说,游戏可以输,皮肤必须酷,在现如今各种游戏多多少少都做得带点养成味儿的当下,给自己的制片人“对象”买买买已经成为大多数玩家的日常。 常言道,虽然买皮一时爽,但谁又没有过消费后悔的时刻?近日,笔者的一位好友就面临着自己玩了6年的某游戏热度不再,有可能在不久后迎来关服的困境,自己已经充值上万的账号现在在某二手账号交易平台上挂一千都无人问津,一时之间不仅对自己曾经的“剁手”行为后悔不已。试想,此时如果我们能将这款游戏中的角色、皮肤、道具等虚拟财产,带到另一个新游戏中,是否既能增加新游戏的可玩性,又能很大程度上弥补老游戏玩家的损失,让其更能放心地继续买买买? 这就是我们今天的主题——互操作性。今天飒姐团队就与大家一起聊聊元宇宙中的互操作性是否能在未来实现?以及在其实现的道路上,法律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一、元宇宙发展现状与趋势:走向融合 飒姐团队在以前的文章中就曾经说过,如果元宇宙代表了未来互联网的新形态,那么就不可能有任何一家公司、企业甚至国家能以一己之力,直接创建出那个与我们世界虚实相生的终极元宇宙。目前来看,终极元宇宙实现的道路应当是自下而上的,换言之就是需要由成千上万个大大小小的元宇宙,在竞争中碰撞、消解、适应、吸收……最终实现大融合。 事实上,任何一个行业都需要在竞争中实现融合,元宇宙也不例外,互操作性事实上就是实现融合的道路和工具,亦或是实现终极元宇宙之前的替代性方案。目前来看,实现互操作性对于消费者的利好是显而易见的: 1.体验升级 对于消费者而言,互操作性意味着边界的消除所带来的体验升级。消费者在众多独立发展的小元宇宙中的可以进行自由地穿梭,虚拟资产也可以进行无边界的流通,跨越虚拟和现实的障碍,将虚拟的数字资产、科技创新,甚至是虚拟化生产映射到现实世界。元宇宙不再是一个单一的平台,而是拼接而成的元宇宙世界。 2.降低消费后悔值,促进消费欲 促进用户消费的关键,就是消除用户的后顾之忧。游戏玩家想必都有这样的感触,当弃坑转战其他游戏的时候,无不为自己此前的冲动消费而懊悔,此前的抽卡、装备、皮肤等都无法带入到新的游戏之中,只能从零开始。而互操作性则会消除用户这样的忧虑,用户不必为自己此前的消费而后悔,资产由用户自身所掌控,可以在不同的场景中使用。 因此,目前大多数现有的元宇宙(主要是游戏型和社交型)都向用户承诺了互操作性,但尚未有较为成功的案例出现,甚至我们可以预见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互操作性都是很难实现的,技术上的门槛一直存在。 一方面,构建元宇宙的基础设施:区块链网络本身就尚未实现完全的互操作性。事实上,在设计之初区链网络就是在相对独立的环境中运行的,相互交流这一功能在设计之初就没怎么被考虑到,因此这就导致了不同区块链之间生态系统的碎片化。另一方面,区块链本身的基础设施并不完善,用有着“世界计算机”之称的以太坊公链举例,其TPS非常之低,一秒钟基本就只能处理10多笔交易,与目前成熟的中心化支付网络和信用卡相比,还有着巨大的量级差距。另外,网络拥堵和GAS费用非常高等因素,甚至都不用说实现互操作性,现阶段甚至连区块链应用的大规模落地都尚且力有未及。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区块链的技术并非已经发展到成熟阶段,以太坊正在迎来重要的升级和更新,在不远的未来从技术上实现互操作性并非不可能的事。但技术达标并不代表万事大吉,互操作性的实现还需各元宇宙巨头之间的合作、协商、妥协,归根结底还是一个涉及利益分配的问题。 二、从大厂之争看互操作性的未来 旗下拥有众多热门游戏的巨头公司E厂起诉另一巨头水果公司的新闻在去年传得沸沸扬扬,事件起因是2020年8月,E厂在自家扛鼎网游中绕开了水果公司的官方支付渠道,向消费者提供了其他支付选项(并且其他支付选项具有一定的折扣优惠)。这一行为直接激怒了水果公司,导致了其热门游戏不仅从水果商店中下,还遭到了水果公司的全生态封杀。2021年9月,E厂在美国对水果公司提起垄断诉讼。 目前一审结果已经出炉,基本是一个互打三十大板的结果:(1)法官认定水果公司并没有利用iOS及应用内购买系统(IAP)不正当地垄断移动系统生态;(2)判决E厂向水果公司就违反开发者协议进行补偿;(3)要求水果公司放开排他性的支付规则,允许第三方开发者告知用户选择水果支付以外的第三方支付手段。 众所周知,水果的IOS生态系统是当前世界上用户数最多最活跃的生态系统之一,虽然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但这种封闭性在一定程度上也保证了其应用程序的质量和消费者体验。但是这种封闭性同样了导致水果公司在某些方面对用户和开发者又具有强悍的控制力和话语权。这种控制力对于开发者来说主要体现在分成方面,E厂诉水果公司一案前,水果公司与开发者的分成一度高达30%,被大家戏称为“水果税”。 即使在本案拉扯的过程中,E厂联合众多饱受“压迫”的公司和其他想分一杯羹的大厂组成了反水果联盟,水果公司迫于压力将分成降低至15%,对于开发者来说也依然是一笔不小的负担。可以说,在Web2.0平台经济时代所具有的弊端在E厂与水果公司的矛盾中暴露无遗——平台经济的巨头(垄断)本身就是互操作性实现道路上的障碍。 那么,在本案中为何E厂败诉,法官判决水果公司的行为不属于垄断行为?原因在于水果公司在数字移动游戏市场上所占份额约为55%,一般来说,在美国的判例法规则中,认为构成垄断的门槛应不低于65%,也就是说,虽然水果公司数值已经接近垄断的边缘却还未构成垄断。尽管其拥有相当的市场话语权和毛利率,但这些因素本身并不意味着反垄断行为。而在判断水果公司的行为是否构成市场壁垒这一问题上,E厂指控IOS系统阻碍了用户的换机成本,而水果公司表示这是因为消费者对自家产品满意度高导致的。而法官认为:在这方面水果公司确实存在恶意竞争,但“竞争不代表邪恶,商业成功本身并不违法。” 那么,E厂一开始绕开水果支付采用第三方支付渠道的方式是否构成违约?是否需要承担违约责任?虽然法官认为水果公司的开发者协议有部分是违法的,但E厂仍须支付主动违约的代价,另外,如果E厂不同意遵守合同规则,水果公司就没有义务将E厂游戏或其他应用程序上架IOS。 原因一,水果公司的协议条款仅是部分违法。虽然E厂主张整个合同都是“非法且不可执行”的,其不仅违反了《谢尔曼法》(美国的反垄断法)还涉嫌违反《卡特赖特法》以及UCL等法律法规。但法官认为,部分违法行为不足以构成E厂主动违约的正当性理由。原因二,即使水果公司构成垄断,E厂也不应当以故意违反合同条款的方式去反击水果公司的垄断行为,以违法行为去反击另一个违法行为无论从哪个层面上看都不算什么“正义之举”。 据此,该案一审以E厂败诉告终,但双方并不认可一审结果,皆向上级法院提出上诉,而从双方的大力拉扯中我们可以看到,一旦涉及利益分配等核心问题,大厂之间就会产生不可调和的矛盾,但受害的人最终还是消费者。 三、互操作性到底动了谁的奶酪? 简言之,互操作性的实现不仅是大势所趋,亦是对消费者有百利无一害的福利,更是Web3精神的具现——进一步让利和还权于消费者。但事实上,看似百般美好的互操作性是否也有缺陷?或者说…

    2022-07-29
    5.8K
  • 肖飒团队 | 全解析——DAO的中国化合规之路

    此前,我们在文章《飒姐团队|DAO,可以在中国合法经营吗?》中曾经提到过,依据中国现有的法律体系,境外盛行的DAO模式难以在我国合法落地,但这样的一个想法确实有其独到之处。尽管我们不能将该模式完整引进中国,但将其中国化,让它入乡随俗却未尝不可。因此,飒姐团队今日文章便从中国法的视角出发,给出在中国现有制度下,DAO可能的中国化路径。 一、DAO的特征 要想给出DAO的中国化路径,首先要明确DAO的特征。一般认为,DAO具有如下主要特征: 1、规则程序化。DAO将组织规则通过代码构建在程序上并自主运行(智能合约),通过区块链来保障组织运行程序的去中心化。DAO基于程序规则而不是传统公司规章制度来管理和约束成员。 2、身份无边界。DAO对所有参与者不设限。DAO的所有成员都是具有共同目标的利益共同体,通过共同构建项目追求共同目的的实现。本质上是通过利益的统一,实现组织共识。 3、信息透明。大部分项目的代码都是开源的,任何成员都可以获得组织的全部信息。 4、进出自由。DAO与传统组织相比,没有进出的诸多限制,(只要智能合约没有写入特殊要求)任何人都可以实现参与自由和退出自由,目标一致的参与者会选择留下,而不一致的参与者会快速退出,组织也能通过该方式快速达成共识。 5、集体决策、集体投票。DAO没有传统组织的董监高架构,所有的决策都是集体投票做出的,任何享有投票权的成员都可以提出提案并参与投票。 此外,根据美国DAO法案,DAO被归属于有限责任公司(LLC),其特点还在于企业成员以自己的出资额为限承担责任。同时在筹集资金(资本)方面,由于DAO的核心智能合约是诞生于区块链技术的产物,其天生与虚拟货币、NFT等事物存在关联,并且在实践中,绝大部分的DAO要不就是自己ICO发币筹措启动资金,要么就是通过贩售NFT等物筹措资本,这种募集资金方式也是DAO的特点之一。 而针对如上特点,我们认为,在全体成员承担有限责任的同时却又都对组织经营具有决策权、管理权是DAO最突出特征,因此,本文的重点便在于在中国法下是否存在这样的一种满足条件的组织形式。 值得注意的是,DAO的募集资金方式无论是ICO,亦或是贩售NFT等都具有极高风险,因此,即便中国化的DAO存在,其募集资金仍然应以传统方式为主。 二、中国化路径之一:DAO与合伙企业 所谓合伙,是指两个以上的民事主体共同出资、共同经营、共负盈亏的企业组织形态。这种共同出资、共同经营、共负盈亏的性质决定了合伙中各合伙人对执行合伙事务有同等权利,这也被明确规定在《合伙企业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中。 因此,这种所有成员均有权决定组织事务的方式,当然贴合DAO的特征。但飒姐团队认为,选择以合伙企业的方式在中国开展DAO的本土化并非一条可行之路。其最大的困难在于合伙企业的责任承担问题。 根据《合伙企业法》第二条的规定,我国的合伙企业分为两类,即普通合伙企业和有限合伙企业。前者由普通合伙人组成,合伙人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后者由普通合伙人和有限合伙人组成,普通合伙人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有限合伙人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责任。 显然,由于DAO成员的责任承担方式是有限责任,其当然不能成立普通合伙企业,而只能考虑有限合伙企业。从定义上看,似乎只要有限合伙企业全部由有限合伙人组成,就能够满足DAO的要求。但是,一方面,根据《合伙企业法》第六十一条第二款的规定,有限合伙企业至少应当有一个普通合伙人,全部由有限合伙人组成的有限合伙企业并不存在,另一方面,根据《合伙企业法》第六十八条第一款的规定,有限合伙人不执行合伙事务,不得对外代表有限合伙企业,因此有限合伙人实际上没有管理权。因此,DAO并不能以有限合伙企业的方式进行。 此外,亦有人认为DAO可以以特殊的普通合伙企业的形式经营。但飒姐团队认为,该方式的可行性并不强。一方面,特殊的普通合伙企业的成立有更强的限制,根据《合伙企业法》第五十五条的规定,只有以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为客户提供有偿服务的专业服务机构才能成立特殊的普通合伙企业,而DAO未必是这样的组织。另一方面,特殊的普通合伙企业归根结底仍然是普通合伙企业的一种类型,其责任承担方式类似于普通合伙企业,只是在特殊情况下的责任承担方式会有所变化,如一个合伙人或者数个合伙人在执业活动中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合伙企业债务的,应当承担无限责任或者无限连带责任,而其他合伙人以其在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为限承担责任。这显然仍然不满足DAO的要求。 因此,在中国的合伙制下寻求DAO的本土化方式,只能考虑放弃有限责任的承担方式而选择成立普通合伙企业,但距离境外的DAO已经有了较大的差距。 三、中国化路径之二:DAO与公司 那么,在我国法律体系下,DAO是否能以公司的形式存在呢? 根据《公司法》第二条的规定,我国体系下的公司,指的是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而股份有限公司不会成为DAO的选择,因为DAO的独特性之一便在于其没有传统的董监高机构,但对于股份有限公司而言,根据《公司法》第一百零八条、第一百一十三条、第一百一十七条的规定,其必须设立董监高,这与DAO组织设立的初衷相违背。 至于DAO是否能以有限责任公司的形式存在,则具有理论上的操作空间。 根据《公司法》第五十条的规定,股东人数较少或者规模较小的有限责任公司,可以设一名执行董事,不设董事会,执行董事可以兼任公司经理,同时执行董事的职权由公司章程规定。在此种情况下,完全可以在公司章程中并不赋予执行董事任何管理上的权限,而将事务决定权均给予股东。 同时根据《公司法》第四十九条的规定,有限责任公司可以设经理,这也就意味着实践中允许存在不设经理的有限责任公司,且即便设置经理,根据该条第二款的规定,也可以通过公司章程不赋予经理任何实际的公司事务管理权。 至于监事,根据《公司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股东人数较少或者规模较小的有限责任公司,可以设一至二名监事,不设监事会。而监事的具体职权,根据《公司法》第五十三条,为:“(一)检查公司财务;(二)对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执行公司职务的行为进行监督,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公司章程或者股东会决议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提出罢免的建议;(三)当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的行为损害公司的利益时,要求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予以纠正;(四)提议召开临时股东会会议,在董事会不履行本法规定的召集和主持股东会会议职责时召集和主持股东会会议;(五)向股东会会议提出提案;(六)依照本法第一百五十一条的规定,对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提起诉讼;(七)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职权。”其中,由于董事和高管并不存在实际的管理能力,因此第2、3、6项职权并没有实际意义,而第1、4、5项职权也不会对DAO造成影响,该权利完全可以同样赋予其他股东,至于第7项则在公司章程不予规定即可。 综上所述,采取有限责任公司的方式基本能够达到DAO的组织要求,即在全体成员承担有限责任的同时却又都对组织经营具有决策权、管理权。但应当注意的是,此时的DAO组织的成员人数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必须属于“股东人数较少或者规模较小”的情形才能进行。因此,这对于实践中成员人数庞大的DAO组织而言,仍然难以有限责任公司的路径实现本土化。 四、中国化路径之三:DAO与虚拟决策…

    2022-07-11
    2.6K
  • “灯带公司”Nothing发新机了,“买手机送大模型”时代来了?

    文 | 雷科技leitech 3月6日,“卖灯带”的Nothing 发布了旗下第三款手机:Nothing Phone (2a),这也是其第一款中端机型。关于这款手机,雷科技MWC报道团前段时间已进行专门的报道和讨论,它的外观设计很多读者应该都知道,确实独特,很“Nothing”。 现在,Nothing Phone (2a)价格定了:英国本土起售价为 319 英镑(约合人民币 2923 元),美国市场(仅 256GB 版本)售价 349 美元(约合人民币 2512),比起英国本土还要便宜不少。 在欧美市场,Nothing 2a(简称,下同)的价格很有竞争力。不过,Nothing 2a这一次的发布最吸引雷科技的在于“买手机送顶级大模型”的全新定价模式。 在 Nothing 发布新机的同时,AI 搜索公司 Perplexity 在 X(原 Twitter)上宣布,限期购买 Nothing 2a 还送长达一年的 Perplexity Pro 订阅,价值 200 美元(约合人民币 1440 元)。 图/ Perplexity 作为当下 AI 搜索引擎的典范,雷科技在多篇报道中都讨论到了 Perplexity,包括在 2023 年度 AI 应用盘点中也进行了重点介绍。而作为一项付费订阅服务,Perplexity Pro 除了支持每天 300 次的 Pro Search,最核心的是可以在底层调用全球最顶级的大模型——GPT-4 Turbo、Claude 3 以及 Mistral Large。 要知道,正常用户想要使用这些大模型通常就要花 20 美元/月,甚至 Mistral Large 还只支持开发者使用,并不面向大众。 如果以美版为例,对于原本就有订阅 Perplexity Pro 的用户来说,价格更是「暴降」至 149 美元(人民币 1000 元出头)。从这个角度,Nothing 2a 感觉更超值。 但随着大模型距离大众越来越近,尤其是顶级大模型的网络效应越来越大,买手机送顶级大模型,这种事情会变成一种未来的常态吗? 在讨论这个问题前,我们还是按照惯例介绍一下这款手机的基本信息——雷科技是专注于AI硬科技的新媒体,我们高度关注AI手机以及AI硬件,但我们认为,AI目前对手机是锦上添花,决定手机整体体验的“传统因素”依然很重要。 Nothing 2a是一款风格独特的中端手机 了解过 Nothing 手机的读者应该都知道,这家由一加联合创始人、前一加全球负责人裴宇创建的消费电子品牌,最为独到的地方就是产品设计。 标志性的透明后盖,Glyph 灯条设计,再加之将简约利落的风格贯彻在直屏、中框以及镜头设计上,都在两代 Nothing 正作上表现得淋漓尽致。而在 Nothing 2a 上,这些特点大体都得到了保留。 Nothing 2a 的后盖同样是透明设计,不过受限于定位采用塑料而非玻璃,Glyph 灯条数量相比旗舰产品有明显削减,只在镜头附近保留了 3 条,功能一样是在接收电话、音乐播放、通知等情况下以灯效的方式提醒用户。 另外在 Nothing 2a 上,无线充电理所当然没了,后置双摄则从「左上角竖排」换成了「居中横排」。从第一眼来看,我个人还是更喜欢原本的竖排设计,不过看多几眼 Nothing 2a 的设计,倒也觉得有些「怪·可爱」。 当然,各花入各眼,如果你觉得丑,那你说得对。 Nothing 在设计上的独特还体现在软件方面,雷科技之前就评测过 Nothing Phone (2),其中谈到了他们在系统(Nothing OS)方面的设计。但总体来说,Nothing OS 还是实打实的类原生系统。 而作为一款中端定位的手机,核心的 SoC 当然也有些不同,Nothing 2a 是采用了联发科天玑 7200 Pro。由于这次 Nothing 2a 是首发天玑 7200 Pro,并没有可供直接对比的机型。不过根据官方公布,天玑 7200 Pro 基于台积电第二代 4nm 工艺,Nothing 2a 的安兔兔跑分则达到 741999,还采用了 3200m㎡ 的均热板。 同时 Nothing 2a 电池内置了一块 5000mAh 电池,支持 45W 快充,放在国内市场或许不够看,但放在欧美市场却是足够领先。 在之前 Nothing Phone (2)评测中,我们就指出了其在拍照方面的「平平无奇」(真的),除了补光没有什么值得说的地方,Nothing 2a 虽然搭载了双 5000 万像素广角主摄和超广角镜头,但更别对它有什么期望。Android Police 的评测就指出,Nothing 2a 不仅差异很大、HDR 效果不好,就连拍照体验也和旗舰机型相去甚远。 在正面,Nothing 2a 搭载了一块 6.7 英寸的 1080P OLED 屏幕,刷新率为 120Hz,峰值亮度为 1300nit。其他部分,Nothing 2a 还支持 IP54 级防水防尘、NFC、WiFi 6 以及双立体声扬声器等。 那么,Nothing 2a 跟价值 200 美元的 Perplexity Pro 年度订阅到底是什么关系? 赠送的Perplexity Pro:200 美元/年的AI新搜索 从 ChatGPT 在 2022 年末刚火的时候,人们就热衷讨论大模型对于「搜索」的颠覆性可能。除了各大搜索公司集体「用脚投票」,更灵活的初创公司也早就盯上了 AI 搜索的赛道。 Perplexity 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最被看好的一家。据 WSJ 最新报道,在即将敲定的新一笔融资中,Perplexity 的估值已经从两个月前的 5.2 亿美元跃升到了 10 亿美元,也从侧面印证了 Perplexity 的「含金量」。 而据官方公告,只要在 3 月 5 日至 3 月 19 日期间购买 Nothing 2a,Nothing 会发送 Perplexity Pro 兑换码到邮箱,只要在 4 月 30 日之前到激活就能享受一年的 Perplexity Pro 订阅。 但 Perplexity 的搜索服务到底能带来什么?Perplexity Pro 又有什么区别? 与传统的搜索体验不同,Perplexity 是利用大模型为搜索查询提供直接答案,而非提供经过复杂算法排序后的一堆网页列表,你不需要多次打开链接、浏览、筛选和理解信息。 但也与直接询问 ChatGPT 这类产品不同,Perplexity 会先访问并学习互联网上最有价值的相关内容,再围绕问题生成回答,同时也会提供来源以供验证。所以就算都是基于 GPT-4,比起 ChatGPT,Perplexit 往往更聚焦在问题上,信息也更准确。 在 Copilot 模式下,Perplexity 还会帮助用户明确问题来缩小查询范围,以此提高回答的精确度。此外,Perplexity 也在很早就设计了「追问」,沿着之前的问题和回答,用户可以在此基础上基于提问。 在底层,Perplexity 也一直在更新和增加更先进的大模型,从最早的 GPT-3 升级到 GPT-3.5 以及 GPT-4,从 GPT 扩展到 Claude、Gemini 以及 Mistra Large 等模型,他们还基于 Llama 2、Gemma 以及开…

    2024-03-15 数字经济
    22.0K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